ID: 22107291

总复习《运算律》(教案)北师大版 六年级下册数学 (表格式)

日期:2025-04-27 科目:数学 类型:小学教案 查看:20次 大小:823911B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1/1
复习,运算律,教案,北师大,六年级,下册
  • cover
课  题 总复习———运算律 主备人: 学习目标 1.回顾整理加法交换律等学生学过的五大运算定律,再次经历通过多种方式验证运算律的过程,加深对运算律的理解。2.通过举例、反思和字母表达,进一步体会整数的运算律在小数、分数中也同样适用,并能运用运算律解决一些简便运算。3.在复习的过程中培养学生认真倾听、用数学语言表达、评价质疑的学习能力。 学习重点 再次经历理解--验证--运用运算律的全过程。 学习难点 灵活运用运算律。 学习方法 归纳法、讨论法、练习法 教具学具 希沃课件、学习单 学习过程 教学设计 设计思路 激趣导入。1.猜名字。谁的名字中有7块石头。提示:石×(1+3+3)。生:石磊磊。猜的过程中运用了乘法分配律。2.听故事。《朝三暮四》的故事 ,小猴子上当是因为没学好什么数学知识?生:加法交换律。3.刚刚提到的乘法分配律和加法交换律都是运算律。(引出课题,板书)二、梳理回顾。还有哪些运算律。生:乘法交换律、加法结合律、乘法结合律、减法的运算性质、除法的运算性质。运算律分类。生1:按加减乘除去分。生2:按运算律的类型去分。3.整理已学过的运算律,并用字母表示(课前已完成)。小组合作,分享交流整理的成果。(形成板书)4.算理回顾。以举例子的形式视频介绍加法结合律,并延伸到组合图形周长的计算。现场问答:乘法结合律(构建模型),延伸到体积计算公式。求助信:乘法分配律(小组合作交流汇报,多情境且拓展到小数及分数领域)5.纵向拉通,回顾小学六年有关运算律的知识生长脉络,并向初中及高中展望,体现知识链的一脉相承。实例感受25×48的多种方法。乘法结合律与乘法分配律的横向对比比及拉通。三、闯关练习。1.心中有数。 2.火眼晶晶。3.明辨是非。哪个算式与众不同?4.融会贯通。 苹果每箱26元,香蕉每箱74元,两种水果各买4箱,共需要多少元?5.提升进阶。在计算(25+a)×8时,漏掉了括号,算成了25+a×8,那么正确结果与错误结果相差多少? 四、全课总结通过本节计算复习课,你有哪些收获? 关于运算律,我们经历了理解--运用--辨析--融汇的全过程,刚好对应着庄子在《逍遥游》中等风来--乘风起--逆风飞翔--无所待的人生四重境界,这不就是我们对于计算的最高追求。 通过学生最喜欢的猜谜语及听故事导入课题,也让学生感受数学与生活的趣味联系。学生在独立思考与分享交流的基础上,历经比较两种整理方法,既让学生理解了知识的整理就是对知识进行分类,又加深了学生对运算律的整体理解,同时也培养了学生的评价、质疑能力。复习课教学中要注重让学生再次经历运算律的验证过程,在交流学习中,理解他人的想法,积累活动经验。再尝试独立验证及应用。这个环节首先也有意以数学模型的形式展示乘法结合律和乘法分配律的横向比较与区分,并在实例中深化。在运算律的普适延伸中实现了纵向的联系。纵横联系中,加深了学生对运算律的理解,也注重培养了学生用数学语言来表达自己想法的能力。为了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创设了闯关游戏这个活动。总复习教学中要避免过多重复的练习,所以在练习环节设计了各种有针对性练习,有利于拓宽学生的思维。小学生的数学学习,正处于具体形象思维向抽象思维过渡的阶段,教学中在引导学生在明辨算理的同时,也呈现了具体的生活情境帮助学生探究出合理的简算方法,这样既加深学生对运算律的理解,又培养了学生的应用意识。今天我们一起分类整理了运算律,再次经历用多种方式验证的过程,发现运算律的普适性,最后我们还一起玩了闯关游戏。对比前后的学习,你一定有很多收获。 作业 作业单 板书设 总复习:运算律 课后反思 北师大版六年级下册总复习《运算侓》一课,以猜名字的情境导入,激发学生回顾整理运算律以形成知识网,再次经历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