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D: 22110269

八上第八单元近代经济、社会生活与教育文化事业的发展 单元复习课件(16张PPT)

日期:2025-05-02 科目:历史 类型:初中课件 查看:41次 大小:22110964B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1/7
单元,PPT,16张,课件,复习,发展
  • cover
1840.6-1842.8 第一次鸦片战争 《南京条约》 第二次鸦片战争 1856-1860 1894-1895 甲午中日战争 《马关条约》 八国联军侵华 《辛丑条约》 开始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 大大加深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化 完全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 19世纪60 —90年代 洋务运动 各种外来事物纷纷进入中国,中国被强制拉入西方工业文明的辐射范围之内 1898 戊戌变法 1900-1901 1911年 辛亥革命 武昌起义 1915年 新文化运动 中国开启了近代化的探索历程 ...... 由表及里 ...... 巨大变化 部编版八上 第8单元 第25+26课 近代经济、社会生活 与教育文化事业的发展 鸦片战争前 自给自足的 自然经济 19世纪 六七十年代 影响 外资企业 洋务运动 中国民族资本主义 中国民族资本经营的近代民族工业出现 一、曲折发展的近代经济 ·民族资本主义的发展 什么是近代民族资本主义? 李鸿章·江南制造总局制炮厂 方举赞、孙英德·上海发昌机器厂 陈启源·广东南海继昌隆缫丝厂 在中国近代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时期(1840~1949年) 由中国人创办的、使用机器生产的制造工业。 近代民族工业从洋务运动开始,包括洋务派创办的企业和民族资产阶级创办的企业。 国门打开 {21E4AEA4-8DFA-4A89-87EB-49C32662AFE0}阶段特征 原因 产生: 19C60、70S 洋务运动 初步发展: 甲午战争后 发展热潮: 辛亥革命后 短暂春天: 辛亥革命后至一战期间 再度受挫: 一战后至 新中国建立前 ①自然经济逐步解体 ②洋务运动的诱导,“求富”创办民用工业 ①经济:外国人在华开办工厂的刺激 ②政治:清政府放宽对民间设厂限制; ③思想:“实业救国”思潮的推动 一战期间,西方列强忙于欧洲战事, 暂时放松对中国的经济侵略。 ①一战后帝国主义卷土重来; ②国民党统治时期受帝国主义、封建主义和官僚资本主义(三座大山)的压迫 卢作孚 “中国船王” 侯德榜 侯氏制碱法 一、曲折发展的近代经济 中华民国临时政府奖励发展实业。 张謇 实业救国 荣宗敬 荣德生 “状元实业家” “实业救国” 大生纱厂 《马关条约》 发展最快的是 纺织业和面粉业 一、曲折发展的近代经济 ·民族资本主义的发展 ———特点 1、曲折发展,整体水平落后 2、资金少、规模小、技术差 3、工业结构不合理(集中在轻工业部门,重工业基础薄弱) 4、地区分布不平衡(集中于沿海、沿江大城市) 民生公司第一艘轮船 慈禧太后的敞篷奔驰车 詹天佑—人字形铁路简图 大清国的电报房 民国电话机 钱塘江大桥 二、融汇多元的社会生活 (一)交通、通讯革新 中国的第一条铁路 ———唐胥铁路 中国航空先驱-冯如 人们的社会生活发生了哪些变化?何影响? ———影响 方便了人们的出行,促进了商品的流通,改变了人们的生产方式和生活方式 社会习俗 生活方式 辛亥革命前 辛亥革命后 饮食 西餐、西式蛋糕、洋酒、洋烟 男子剃发留辫 服饰 女子缠足 婚丧 文明结婚、集体婚礼、公葬、追悼会等新式婚丧礼节 跪拜礼 老爷、大人 休闲 娱乐 公园、咖啡馆 强令男子剪掉辫子 劝禁女子缠足 鞠躬、握手礼 “先生”、“君” 洋布、西服、旗袍、中山装 二、融汇多元的社会生活 (二)生活方式和风俗习惯变化 体现了什么风尚? 自由开放 崇洋逐新 ———特征 1、变化不平衡 2、新旧并呈、多元发展(总体上) 外因:鸦片战争后,西方工业文明的影响。 内因:中国民族资本主义的发展;政治思想变革、运动带来的影响。 时期 新式学堂 洋务运动时期 甲午战后 百日维新期间 (1)兴办新式学堂 京师同文馆、福州船政学堂 在天津创办北洋西学堂在上海创办南洋公学 京师大学堂 (2)废科举、建学制 1901年,清政府决定从次年开始,废除_____。____年,清政府谕令一律停止科举考试,存在1300年的科举制度至此寿终正寝。与此同时,清政府还通令兴办学堂,颁布各级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