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让教学更有效 精品 | / 让教学更有效 精品 | 教科版五年级上册《科学》 期中测试卷二 (考试时间:60分钟考试分值:100分) 题号 一 二 三 四 五 六 总分 得分 一、填空题。(每空2分,共26分) 1.火山地热是一种_____能源,加热后的水能作为热源被人们利用。 2.沧海桑田指的是_____发生的变化,引起地表变化的主要原因有地壳运动、自然的力量和人类的活动。 3.光是沿_____传播的。 4.通常我们把那些_____的物体称为光源。 5.早晨看到太阳从地平线刚刚升起时,实际上它还处在地平线下方,这种现象是由于_____造成的。 6.我们将白光通过_____,看到的白光并不是单纯的光,而是由多种色光混合而成。 7.月球运行到地球的影子中,地球挡住了太阳射向月球的光的现象叫_____。 8.地球从表面到地心可以分为_____、_____、地核三个圈层。 9.盆地是四周_____、中部_____的盆状地形。 10.奔腾的河水,会击碎_____和_____,在温度和风力的参与下,磨削、溶蚀河底和河岸,加深和拓宽河床。 二、选择题。(将正确答案的序号填在括号里)(每题2分,共20分) 1.绝大多数地震的成因是( )。 A.岩层断裂 B.火山喷发 C.泥石流 2.下列关于地震和火山喷发的说法,正确的是( )。 A.地震和火山喷发都是一种自然现象 B.地震会造成人员伤亡,火山喷发不会 C.地震使地表发生剧烈的变化,火山喷发使地表发生微弱的变化 3.用激光笔照射充满烟雾的水槽时,会看到的现象是( )。 A.光的传播路径是一条曲线 B.光的传播路径是一条直线 C.光的传播路径是一条折线 4.在排一列纵队时,如果队尾的学生只能看到前一位学生的后脑勺,就表示队伍站直了,这是因为( )。 A.光的传播速度很快 B.光沿直线传播 C.光向四面八方传播 5.下列属于光的色散现象的是( )。 A.小孔成像 B.雨后彩虹 C.水中月亮 6.下列方法中,可以减少光的反射带来的不便和危害的是( )。 A.使用表面粗糙的材料 B.使用表面光滑的材料 C.多建高楼,并大面积使用玻璃幕墙 7.下列现象中,属于光的折射的是( )。 A.晚上,在灯光的作用下,墙壁上出现了竹子的影子 B.筷子斜插入水中,水下的部分从杯子正面看起来向上弯折了 C.人们看到平面镜中的自己 8.地球内部分为不同的图层,如果把鸡蛋作为地球模型,那么蛋白相当于( )。 A.地壳 B.地幔 C.地核 9.下列不属于火山喷发创造的自然景观的是( )。 A.长白山天池 B.腾格里沙漠 C.维苏威火山 10.地震大多发生在( )。 A.辽阔的草原 B.地壳活动活跃的地带 C.沙漠和荒野中 三、判断题。(对的画“√”,错的画“×”)(每题2分,共20分) 1.地球表面的地形一直都没有改变过。 ( ) 2.风可以吹动红旗,也可以吹起岩石和沙子。 ( ) 3.东非大裂谷是两大板块受拉张而形成的断裂谷。 ( ) 4.地震发生时,我们应该尽快地跑到空旷处。 ( ) 5.降雨量的大小会影响土壤被侵蚀的程度。 ( ) 6.光只能穿过透明的物体。 ( ) 7.并不是任何物体都能反射光。 ( ) 8.月亮会发光,属于光源。 ( ) 9.科学家用潜望镜在地下室里观察火箭的发射。 ( ) 10.除了太阳光,其他物体发出的光也具有不同的混合颜色。 ( ) 四、连线题。(每线2分,共12分) 判断土地在什么情况下容易被侵蚀,什么情况下不容易被侵蚀。把对应的连起来。 下暴雨时 天气晴朗时 土地容易被侵蚀 茂密的林地 光秃秃的沙地 坡度大的地带土 地不容易被侵蚀 坡度小的地带 五、材料分析题。(每题4分,共12分) 为了探究光的传播特点,小慧做了下面的实验。请你观察图片,完成后面的题目。 1.如图1所示,三张卡纸的小孔在一条直线上。用手电筒的光照射第1张卡纸的小孔,光_____穿过后面的两个小孔,在最后的无孔大卡纸上_____形成光斑。(选填“能”或“不能”)(2分) 2.如图2所示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