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D: 22111866

16《有为有不为》分层作业(含答案)

日期:2025-09-24 科目:语文 类型:初中试卷 查看:83次 大小:38634B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1/2
有为有不为,分层,作业,答案
  • cover
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有为有不为》分层作业 一、基础积累 1.语境识音辨形 在静谧的书房中,阳光透过窗户的缝隙洒在书页上,我正沉浸于季羡林先生的《有为有不为》。文中的道理鞭辟入里,发人深省。先生用质朴的文字阐述着为人处世的准则,读来仿若一位智者在耳畔谆谆教诲。偶尔遇到生僻字,我便查阅字典,仔细标注,不敢有丝毫懈怠,生怕错漏了先生的深意。想到先生一生勤免,学识渊博,历经岁月沧桑仍笔耕不辍,为学术、为文化传承立下赫赫功勋,敬意油然而生。在求知的道路上,我们也应如先生这般,一步一个脚印,踏实前行。 (1)给文中加点字注音。 鞭辟入里( ) 教诲( ) 笔耕不辍( ) (2)找出文中的一个错别字并改正: 改为 2.词语运用 (1)面对社会中的不良现象,我们不能( ),而应站出来制止。 A. 袖手旁观 B. 冷眼旁观 C. 置身事外 (2)季羡林先生一生( ),致力于中印文化交流研究,成果斐然。 A. 殚精竭虑 B. 处心积虑 C. 苦心孤诣 (3)年轻人应当( ),抓住时代赋予的机遇,拼搏奋进。 A. 有作为 B. 有所作为 C. 大有作为 3.下列句子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 A. 通过阅读《有为有不为》,使我对季羡林先生的思想有了更深刻的理解。 B. 为了防止这类交通事故不再发生,我们加强了交通安全的教育和管理。 C. 一个人的道德水准高低,关键在于他是否能时刻坚守本心,践行善举。 D. 他的写作水平明显改进了,这得益于他日常的大量阅读与刻苦练习。 4.以下句子排序正确的一项是( ) ①最终,他凭借坚定的信念和不懈的努力,在自己的领域取得了非凡成就。 ②年轻时,他怀揣着远大抱负踏入社会,却遭遇诸多挫折与质疑。 ③面对困境,他没有气馁,而是冷静反思,调整方向。 ④季羡林先生的一生便是 “有为有不为” 的生动例证。 ⑤他深知哪些事该全力以赴,哪些事应果断舍弃。 A. ④②③⑤① B. ④⑤②③① C. ②③⑤①④ 二、能力提升 阅读《有为有不为》选段,回答问题。 我认为,应当有为的事就是符合社会和人民利益的事,应当不为的事就是违背社会和人民利益的事。一个人做事,必须先考虑是否符合社会和人民的利益,符合的就做,不符合的就不做。如果不管不顾,只凭个人的意气、欲望、爱好去行事,那就是胡作非为,必然会受到社会和人民的谴责。 1.概括选段的主要观点。 2.结合生活实际,举例说说你对 “有为”“不为” 的理解。 3.文中作者认为判断 “有为”“不为” 的标准是什么? 三、拓展阅读 阅读短文《抉择》,回答问题。 在人生的十字路口,小林面临着一个艰难的抉择。他所在的公司有一个晋升机会,竞争激烈。一方面,若他全力争取,凭借自身能力有较大胜算,但这意味着他要在接下来的几个月里,每天加班至深夜,无暇顾及家人,而且对手是曾在关键时刻帮助过他的同事;另一方面,他若放弃,虽能维持现状,陪伴家人,可内心又有些不甘,担心错过这次难得的职业上升契机。 思索良久,小林想起了曾读过的季羡林先生关于 “有为有不为” 的论述。他意识到,职业晋升固然重要,但不能以牺牲家人的陪伴、违背自己的感恩之心为代价。最终,他选择放弃这次晋升机会,转而将精力投入到提升专业技能、与同事协作攻克项目难题上,既维护了与同事的情谊,又在工作中实现了另一种成长。 1.概括短文主要内容。 2.小林的抉择体现了怎样的价值观?与《有为有不为》中倡导的理念有何关联? 3.结合短文,谈谈你从小林的经历中学到了什么。 四、实践创新 请以 “我的有为与不为” 为主题,结合《有为有不为》及自己的生活体验,写一篇 300 字左右的短文,阐述你在学习、生活中的有为与不为之事,以及从中获得的感悟。 参考答案 一、基础积累 1.(1)pì;huì;chuò (2)“勤免”改为“勤勉” 2.(1)A。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