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课件网) 琵 琶 行 了解作者 白居易,字 ,号 ,祖籍太原(今属山西),后迁居下邽(今陕西渭南),唐代伟大的 诗人。曾官居太子少傅,谥号“文”,世称“白傅”。 白居易与元稹共同倡导 ,世称“元白”。他积极倡导新乐府运动,主张“ ”,写下了不少感叹时世、反映人民疾苦、揭露社会黑暗的诗篇,对后世颇有影响。元和年间,白居易因得罪权贵,被贬为江州司马。他一生作诗很多,其中以 最为有名,其诗 ,题材广泛,形式多样。主要作品有《琵琶行》《长恨歌》《卖炭翁》《赋得古原草送别》《钱塘湖春行》《忆江南》等。著有《白氏长庆集》。 写作背景 《琵琶行》创作于元和十一年(816)。白居易任谏官时,直言敢谏,同情民间疾苦,写了大量的讽喻诗,触怒了唐宪宗,得罪了权贵。 元和十年,宰相武元衡被藩镇李师道派人刺杀。白居易情急之中上疏请捕刺客,触犯了权贵的利益,被指责越职奏事,贬为江州刺史;又进而诬陷他作《赏花》《新井》诗“甚伤名教”,再贬江州司马。 通读小序 元和十年,予左迁九江郡司马。明年秋,送客湓浦口,闻舟中夜弹琵琶者,听其音,铮铮然有京都声 。问其人,本长安倡女 ,尝学琵琶于穆、曹二善才,年长色衰,委身为贾人妇。遂命酒,使快弹数曲。曲罢悯然,自叙少小时欢乐事,今漂沦憔悴,转徙于江湖间。予出官二年,恬然自安,感斯人言,是夕始觉有迁谪意。因为长句 ,歌以赠之,凡六百一十六言,命曰《琵琶行》。 贬官降职 形容词词尾,……的样子 曾经 托身,这里是嫁的意思 商人 畅快、尽情 忧郁的样子 京官外调 安然的样子 被贬谪 于是 总共 命名 创作 第二年 评28分钟 字 技艺高超的乐师 于是 思考:小序写了哪些内容?对全诗有什么作用? 交代了时间、地点、人物和故事概况,概述歌女的悲凉身世,说明了写作的背景动因,并为全诗定下了凄切的感情基调。 赏读琵琶曲 第一段 江头送客闻琵琶 浔阳江头(江边)夜送客, 枫叶荻花秋瑟瑟。 主人下马客在船, 举酒欲饮无管弦。 醉不成欢惨将别, 别时茫茫江浸月。 酒喝得不痛快更伤心将要分别,临别时茫茫江水中浸着一轮冷月。 我和客人下马在船上饯别设宴,举起酒杯想要饮酒却无助兴的音乐。 夜晚我到浔阳江头送别客人,枫树、 芦荻被秋风吹得发出飒飒声响。 忽闻水上琵琶声, 主人忘归客不发。 忽然听见江面传来阵阵琵琶声;我忘却了回归,客人也不想动身。 互文 侧面烘托 赏析景物描写的妙处 4.请从“情”与“景”的关系,赏析第一段。 ①“枫叶荻花秋瑟瑟”和“别时茫茫江浸月”写景,“醉不成欢惨将别”直接抒情。 ②诗中借景抒情,茫茫秋江边,暗淡的月光下,暗红的枫叶和惨淡的荻花在瑟瑟秋风中摇曳为诗人谪守江州、月夜送别友人营造了一种凄凉的氛围。 忽闻水上琵琶声,主人忘归客不发。寻声暗问弹者谁,琵琶声停欲语迟。移船相近邀相见,添酒回灯重开宴。千呼万唤始出来,犹抱琵琶半遮面。/转轴拨弦三两声,未成曲调先有情。弦弦掩抑声声思,似诉平生不得志。低眉信手续续弹,说尽心中无限事。/ 低声 迟疑不决 才 低沉抑郁的乐声 深长的情思 得意 低头 重新掌灯 调弦校音 轻拢慢捻抹复挑,初为《霓裳》后《六幺》。大弦嘈嘈如急雨,小弦切切如私语。嘈嘈切切错杂弹,大珠小珠落玉盘。/间关莺语花底滑,幽咽泉流冰下难。冰泉冷涩弦凝绝,凝绝不通声暂歇。别有幽愁暗恨生,此时无声胜有声。/银瓶乍破水浆迸,铁骑突出刀枪鸣。曲终收拨当心画,四弦一声如裂帛。东船西舫悄无言,唯见江心秋月白。/ 开始 拟声词,形容声音的沉重舒长 拟声词,形容声音的轻细急促 珠子,比喻乐声清脆圆润 流畅 形容乐声由流畅变为滞塞难通 像泉水一样又冷又涩不能畅流 内心深藏的忧愁和怨恨 突然 “拢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