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D: 22119173

1.古诗三首 三衢道中 (教学课件)

日期:2025-02-22 科目:语文 类型:小学课件 查看:89次 大小:4481862B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1/9
古诗,三首,三衢,道中,教学课件
  • cover
(课件网) 古诗三首 三衢道中 曾几(1084—1166),字吉甫、志甫,祖籍赣州,后迁河南洛阳,享年八十二。 他自号“茶山居士”,谥号“文清”,是南宋时期重要的诗人之一。 曾几的诗风清新淡雅,语言简洁明快,情感真挚,充满生动的形象。 曾几在宋代诗史上具有特殊的地位,不仅因其创作的丰厚,更因其对江西诗派的继承与创造性发展为后世所称道。后人将其归入江西诗派亦可谓名至实归。。 了解诗句内容,理解作者对自然景物的描写及其表达的情感。 学会品味诗歌语言,感受修辞手法的艺术魅力。 能通过朗读诗歌,体会旅途的画面感和诗人的愉快心情。 激发热爱自然的情感,培养学生欣赏自然美和诗歌艺术的能力。 学一学 学一学 méi xī fàn jiǎn 梅 溪 泛 减 梅花 梅子 小溪 溪水 广泛 宽泛 减轻 减少 走在三衢的道路上 自由朗读古诗 确保字音准确 把握好诗歌的节奏与韵律。 你明白这个题目的含义吗? 学一学 1. 自由朗读前两句诗,感受其中的意境与情感,思考诗句中描绘的自然景象。 2. 找出诗句中的景物,想象它们的画面,体会诗中的氛围和情感。 3. 思考诗人的心境,如何通过景物表现出内心的情感与思想。 4. 与小组成员交流自己的理解,分享对诗歌画面和情感的不同体会与感受。 学一学 梅子黄了 梅子黄时/日日晴,小溪泛尽/却山行。 标明了季节 天天晴朗,诗人心情愉快,充满了喜悦和舒畅的情感。 译文:梅子黄透的时候,天天晴空万里,阳光明媚。乘船轻划过清澈的小溪,直到溪水的尽头。下船后,沿着曲折的山路继续前行。 学一学 绿阴不减来时路,添得黄鹂四五声。 欣赏完前两句,让我们继续欣赏第三、四句 学一学 译文:山路两旁绿树成荫,景色与来时的路相仿,宁静而清新。树林深处,偶尔传来几声黄鹂的鸣叫,清脆悠扬,增添了几分生动与宁静。 总结一下作者第三、四句的所见所闻 所见 静:树林 所闻 动:鸟鸣 学一学 绿阴不减 黄鹂四五声 学一学 梅子黄熟的时节,天空湛蓝透亮,日日晴空如洗,阳光洒满大地,明媚而温暖,微风轻拂,空气中弥漫着淡淡的果香,这是大自然赠予人间的画卷。 诗句赏析 梅子黄时日日晴 学一学 乘船缓缓行驶在清澈的小溪上,水面倒映着青山绿树,轻舟划过,激起层层涟漪,抵达溪水尽头时,下船沿着蜿蜒曲折的山路继续前行。山路通向远方,仿佛引领着人们去探索自然深处的神秘与美丽。 诗句赏析 小溪泛尽却山行 学一学 山路两旁绿树葱茏,浓密的枝叶交织成一片清凉的荫蔽,周围的景色与来时的路颇为相似,依旧是那样幽静而怡人。眼前一片宁静而清新,让人沉浸在这如画的山林景色之中,感受内心的安宁与自在。 诗句赏析 绿阴不减来时路 学一学 树林深处,不时传来几声黄鹂的啼鸣,声音清脆悦耳。那悠扬的鸟鸣在静谧的林间回荡,为原本幽静的环境平添了一丝生机。每一声鸣叫都仿佛在诉说这片林子的灵动与和谐,让感到宁静与安逸。 诗句赏析 添得黄鹂四五声 三衢道中 [宋]曾 几 梅子黄时日日晴, 小溪泛尽却山行。 绿阴不减来时路, 添得黄鹂四五声。 “日”的发音稍微拉长且加重;“晴”则语调上扬,表达出一种意外的喜悦感。 先乘船后山路,兴致盎然,满怀喜悦,感受大自然美好与乐趣,心情格外轻松愉快。 以轻松稍快的节奏读出,展现静中有动的韵味,传递出灵动与平和并存的独特意境 语速提升,语调渐高,充满张力。声音适度延长,传递出意犹未尽的意味,洋溢着期待与兴奋的情绪。 让我们一起读一读,感受这美丽的画面吧! 学一学 梅子( )的时节,作者( )顺流而下,沿着清幽的小溪一路前行,直到小溪的( )才停下舟楫。之后,他改步行山路继续( ),沿途的景色如画:( )茂密的树木,枝叶间洒下的斑驳阳光,依旧与来时一样(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