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课 20世纪以来人类的经济与生活 练习 一、单选题 1.1921—1924年,苏维埃政府授权国家银行发行名为“切尔文”银行券,同时采取一系列措施稳定苏维埃纸币,形成了两种货币平行流通的局面,货币体系焕然一新。这一改革( ) A.体现了战时经济体制色彩 B.突破了苏联模式的束缚 C.丰富了新经济政策的内涵 D.加剧了通货膨胀的局面 2.1933—1935年间美国每1000个农场中就有241.3个发生过所有权转移,比例接近1/4。1933—1940年,美国农场总数持续下降,而平均占地面积则从154.8英亩增至194.8英亩。这说明( ) A.工业化扩大了农产品的市场 B.《宅地法》调动了农业开发热情 C.罗斯福新政的实际效果有限 D.经济大危机加速农业资本的集聚 3.下列选项中,史实与结论相符的是( ) 史实 结论 A 二战后,各主要资本主义国家通过经济计划、财政政策、福利政策等,实现了经济的快速增长 计划经济体制的优势开始显现 B 20世纪60年代至70年代前期,一些新兴国家的经济实现了高速发展 发展中国家引领全球经济发展 C 1947—1993年,关贸总协定召开8次关税会议,议定了各会员国彼此免税的项目 促进了二战后国际贸易的发展 D 1997年,69个世贸组织成员签署协定,规定电报、电话、移动数据服务等电信市场相互开放 20世纪末,中国人的国际通信成本大大降低 A.A B.B C.C D.D 4.2024年1月1日,沙特阿拉伯、埃及、阿联酋、伊朗、埃塞俄比亚正式参与金砖国家合作。扩员后,金砖十国国内生产总值约占全球30%,人口占全球人口近一半,贸易占全球贸易五分之一。这有助于( ) A.发展中国家发挥主导作用 B.区域集团合作程度的加深 C.打破一超多强的世界格局 D.全球治理体系的不断创新 5.下表是改革开放以来上海金融业发展大事件。这主要得益于( ) 时间 事件 1984年11月 上海发行新中国第一张规范化股票 1990年12月 我国第一家证券交易———上海证券交易所鸣锣开业 1994年4月 中国外汇交易中心在上海落成营业 1996年1月 全国银行间同业拆借市场在上海建立 A.现代企业制度的建立 B.对外开放程度的加深 C.经济体制改革的深化 D.市场经济体制的确立 6.“通讯技术和网络计算机彻底改变了商业活动的方式,实现了以微不足道的费用便可在全世界各地进行即时性的交易,利率的一次微小的调整就足以引起巨额资金在一夜之间发生迅速转移。”材料旨在说明( ) A.经济全球化推动资本的全球扩张 B.资本流动全球化成为经济全球化的主导趋势 C.金融全球化使得便利与风险并存 D.社会信息化正使社会发生着极其深刻的变化 7.2020年“世界500强企业”排名榜单中,中国共有133家企业上榜,历史上第一次超过美国,也大幅超越日本、英国、德国。印度、巴西等国的企业也有不俗的表现。材料表明( ) A.中国的经济总量超越了美国 B.新兴经济体竞争力明显增强 C.欧美企业竞争力已严重不足 D.发展中国家主导国际新秩序 8.1940年,苏联女性就业者占就业总人数比重为38.4%,1944年提高至57.4%,1942年底,轻工业中81%的工人为女职工。1943年,18周岁以下少年在各工业部门的职工比重达到40%一60%。这些现象的出现是由于( ) A.工业化建设开展 B.苏德战争的需要 C.社会平等的实现 D.工人热情的高涨 9.英国《金融时报》指出,“自1978年以来,中国企业有三次创业的高潮点,分别是1984年、1992年和2001年”。催生这三个创业高潮点的动因分别是( ) A.建立4个经济特区、邓小平南方讲话、市场经济体制的目标确立 B.扩大企业自主权、市场经济体制的目标确立、中国加入世贸组织 C.开放14个沿海港口城市、开放开发上海浦东、确立新时期的基本路线 D.市场经济体制的目标确立、“三个代表”理论的提出、中国加入世贸组织 10.下图反映了1950~1971年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