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五年级科学下册(教科版) 2.用浮的材料造船(分层练习) 课堂知识回顾 知识要点梳理 知识点1 浮的材料可以造船,改变材料的结构可以改变船的_____和_____。生产、生活的需求推动了造船技术的进步。 知识点2 竹筏比独木舟底部更宽、稳定性更好、载重量更大,弥补了独木舟的部分不足。但 竹筏的不足之处是容易_____、不牢固。 知识点3 用螺母测试小船的载重量时,要注意不能让水浸湿螺母。为了防止小船侧翻,应将螺母_____地摆放。 知识点4 摇橹木船和宝船解决了容易浸水的问题,而且出现了“摇橹”“风帆”等_____系统。 知识对点练习 1.下列材料中不可以用来造船的是( )。[考查知识点1] A.木头 B.泡沫板 C.竹子 D.石头 2.下列改进竹筏的方法中不正确的是( )。 [考查知识点2] A.增加竹竿数量 B.用保鲜膜包裹 C.用橡皮筋直接捆扎竹竿 D.在竹筏下捆绑泡沫塑料 3.与独木舟相比,竹筏不容易侧翻,稳定性更好,这是因为( )。 [考查知识点2] A.竹子比木头更坚固 B.竹筏一般比独木舟的底面积大,而且高度低 C.竹子比木头更容易浮在水面 D.竹子更长 4.下面是同学们制作的竹筏,为使得竹筏稳定,在放重物时,应( )。 [考查知识点3] A.全部放在船首 B.全部放在船尾 C.船首、船尾质量差不多 D.全部放船中间 5.与竹筏相比,摇橹木船的优点是( )。 [考查知识点4] A.浮在水面上的原理不同 B.不采用人力做动力 C.不易浸水 D.成本更低 课后巩固训练 基础达标练 1.填空题。 (1)古人发现_____的材料可以造船。最早的独木舟就是人们利用可以漂浮的_____造出来的。 (2)比起独木舟,我们发现竹筏的稳定性相对较好,这是由于竹筏的_____更大。 (3)明代_____的船体长达100多米。 2.判断题。 (1)物体在水中受到的浮力方向与重力方向相反。( ) (2)改变材料可以改变船的载重量和稳定性。( ) (3)水越多,物体越容易浮;水越少,物体越容易沉。( ) (4)在制作船的过程中可以按照自己的设计图进行,也可以随意更改。( ) (5)在船的质量不变的情况下,把船造得尽量大,装的货物也能更多一些。( ) 3.选择题。 (1)准备制作竹筏的材料时,下列说法不合理的是( )。 A.为了使竹筏表面平整且捆扎更牢固,选择的竹竿粗细要均匀 B.为了避免水流进竹竿内部而减小浮力,截取的竹竿最好两端都有节 C.为了使竹筏底面不易漏水,选择的竹竿越细越好 (2)(跨学科·科学与语文)下列诗句或歌词中,描述的是竹筏的是( )。 A.孤帆远影碧空尽,唯见长江天际流 B.小小竹排江中游,巍巍青山两岸走 C.桂棹兰桡下长浦,罗裙玉腕摇轻橹 D.长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沧海 (3)测试独木舟与竹筏的载重量时,我们可以用( )来测量。 A大小、质量相同的螺母 B.大小、质量不同的螺母 C.任何物体 (4)以下方法中,( )可以使独木舟更加平稳。 A.尽量加重货物 B.尽量使船体加宽 C.尽量使船体加长 (5)在测试制作的小船的载重量时,要测量( )次。 A.1 B.3 C.10 (6)在测试竹筏的载重量时,钩码碰到水就达到了最大载重量,小科在实验中放到第5个钩码时,就碰到了水,这个竹筏的载重量是( )钩码的质量。 A.4个 B.5个 C.3个 (7)使用相同长度的竹竿制作竹筏模型时,应选用( )来提升载重量。 A.没有竹节的竹竿 B.有一个竹节的竹竿 C.靠近两端各有一个竹节的竹竿 D.靠近中间有两个竹节的竹竿 能力提升练 4.综合应用。 竹筏漂流是很多景区的一项特色旅游项目,结合下图回答相关问题。 (1)图中的竹筏筏头高高翘起,这种设计最大的优点是( )。 A.稳定性好 B.造型美观 C.节省材料 D.能减小行进时的阻力 (2)竹筏和独木舟相比,明显的进步是( )。 A稳定性增加、载重量增大 B.有持续不断的动力 C.造船的成本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