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D: 22136657

第二单元 丰富多样的世界文化(单元测试A卷基础夯实) (含答案)高二下学期历史统编版(2019)选择性必修3文化交流与传播

日期:2025-05-05 科目:历史 类型:高中试卷 查看:36次 大小:31897B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1/4
单元,第二,文化交流,必修,选择性,2019
  • cover
第二单元 丰富多样的世界文化(A卷基础夯实) 一、选择题:本题共20小题,每小题2分,共40分。 1.罗马共和国早期发生侵权纠纷时,由侵害方给受害方支付一定的金额作为补偿。最初的赎罪金是由双方自由协商确定的。到公元前451年,《十二铜表法》规定了各种罚金的数额。自由协商的赎罪金开始由法定罚金取代。这一变化( ) A.有利于维护社会公共秩序 B.削弱了贵族垄断法律的权力 C.旨在保障平民阶层利益 D.适应了罗马对外扩张的需求 2.古代很多文明都有史诗。一些诗人会把民间作品收集起来,连缀成长篇的史诗。古代两河流域的《吉尔伽美什》,古代印度的《摩诃婆罗多》和《罗摩衍那》,古代希腊的《荷马史诗》等都属于这类史诗。这表明( ) A.古代各地区文明的相似性 B.古代文明重视英雄传说或重大事件 C.古代地理环境决定文学形式 D.古代地域文明之间的交流趋向频繁 3.古罗马城市中出现了很多公共建筑,如中心广场、竞技场、浴场、剧院、大教堂等。中心广场最初是作为商业活动和公众集会的场所,后来成为发布公告、进行审判、欢度节庆的场所。这反映了古罗马( ) A.城市布局注重人文性 B.城市发展深受宗教影响 C.建筑功能的日益扩展 D.城市规划进入了新阶段 4.荷马时代文学中的英雄形象,不再是早期希腊神话中英雄身上那种惊人的单一性格———英勇,他们既与大地血脉相通,有着集体的道德观,又表现出显示自我的强烈愿望,如《奥德赛》中极力描绘了结束特洛伊战争的奥德赛的狡黠性格。这种转变( ) A.印证人文主义精神深入发展 B.完全摆脱了宗教神学的精神束缚 C.彰显了崇尚理性的社会氛围 D.得益于城邦民主政治的辉煌成就 5.拜占庭帝国十分流行罗马时代常见的丘尼卡外衣,直至11世纪左右,仍保留着罗马帝国时代的甲胄样式。更有甚者,拜占庭知识界还通过追溯服饰的历史来寻找自身的“罗马人”身份。这说明拜占庭帝国( ) A.深受罗马文化的影响 B.力图恢复罗马帝国疆域 C.推崇古罗马政治制度 D.成为沟通东西方的桥梁 6.苏格拉底给雅典民主制开出了“药方”:以知识取代运气,以人人竞选取代人人抽签,选举城邦公职人员。管理公共事务,不仅仅是忠诚的事情,也是知识和智慧的事情。材料说明苏格拉底( ) A.强调法律面前人人平等 B.鼓励公民直接参政议政 C.反对精英人士治理城邦 D.反思雅典直接民主弊端 7.地处欧、亚、非三洲交界处的拜占庭帝国继承了古代希腊罗马文化,融汇了西欧、西亚、北非的文化,形成了独具一格的拜占庭文化。据此可知,拜占庭文化( ) A.发展古希腊民主传统 B.保存并完善了古典文化 C.具有开放性和创新性 D.推动文艺复兴运动兴起 8.亚里士多德认为,个人美德对于社会正义的实现十分重要。法治不应有悖于德性,因为它们的共同目的都是保证公民和城邦的幸福。亚里士多德这一观点( ) A.弘扬了罗马法的务实精神 B.推动了雅典民主制的建立 C.背离了柏拉图的理性思维 D.体现了对个人价值的重视 9.10世纪中期,一些拜占庭的词汇进入到俄语中并被广泛使用,例如十字架、哲学、逻辑等;13世纪,一些来自蒙古突厥语系的词语被俄语所吸纳,成了俄语的重要组成部分。由此可知,俄罗斯民族( ) A.深受外来文化的影响 B.是拜占庭文明的延续 C.全民信奉罗马天主教 D.最终被蒙古国所征服 10.美国史学家希提在《阿拉伯通史》中说:“在8世纪中叶到13世纪初这一时期,说阿拉伯语的人民,是全世界文化和文明火炬的主要举起者。古代科学和哲学的重新发现、修订增补、承先启后,这些工作都要归功于他们。”该观点得出的主要依据是阿拉伯人民( ) A.发明了全新的阿拉伯数字 B.拥有世界上最发达的文明 C.完成了西亚地区的希腊化 D.传播并保存了东西方文化 11.古希腊的建筑艺术在公元前5世纪达到相当的高度,各种神庙和竞技场等争奇斗艳。但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