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D: 22899295

2025届内蒙古自治区乌兰察布市高三下学期第二次模拟考试历史试题(含答案)

日期:2025-05-04 科目:历史 类型:高中试卷 查看:90次 大小:415343B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1/4
学期,试题,历史,考试,模拟,第二次
  • cover
2025届内蒙古自治区乌兰察布市高三下学期第二次模拟考试 历史试题 2025.04 一、选择题:本大题共16小题,每小题3分,共48分。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个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1.在安徽省凌家滩遗址、红山文化遗址以及良渚文化早期的赵陵山遗址中常见有双手托举状或蹲姿状,形体上极为相似的玉人出土;天圆地方的观念在玉器上表现也极为接近。这表明新石器时代晚期(  ) A.三地社会经济结构的相同 B.玉雕技艺在各地区传播 C.中华文明起源的多元一体 D.宗教信仰居于主导地位 2.与先秦时期“引诗言志”的话语传统相比较,汉代政治家更倾向于引《诗》用《诗》以书写奏议文,“以三百五篇(指《诗经》)为谏”成为汉代常见的言谏方式。这一转变使(  ) A.文学与经学的相互背离 B.儒家经典政治功能增强 C.汉代言谏方式更加丰富 D.先秦的文学传统被取代 3.南朝刘宋时,农家子弟沈庆之官至宰辅,小贩出身的戴法兴掌管朝廷内务;萧齐时,出身寒微的纪僧真执掌中书后拜访士族遭到蔑视;萧梁时,北齐降将侯景提出与南朝望族王、谢两家联姻,被梁武帝劝诫与门第低一些的家族联姻为宜。上述现象说明(  ) ①门阀政治在南朝逐渐衰落 ②南北方文化交流日趋加强 ③九品中正制加强中央集权 ④门第差异的意识依然明显 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 4.考古发现,汉代雕塑与画像中的骆驼形象数量少且大多粗糙、笨拙,细节塑造水平差;然而,自北朝以后直至唐代,骆驼形象丰满鲜活,骆驼俑上更细致刻画了货带、丝束、毛毯、扁壶等细节。这说明(  ) A.丝路贸易影响力不断扩大 B.艺术创作风格的持续变迁 C.骆驼种群数量大幅度增加 D.开放包容的社会氛围浓厚 5.宋人张方平言:“货殖百物产于山泽田野,售之于城郭。……夫平居无事之时,使城郭之人日夜经营不息,流通财货,以售百物,以养乡村。”据此可知,当时(  ) A.山泽田野的物产极其丰富 B.乡村发展需要城市的供养 C.城乡经济互动的趋势明显 D.市场空间与时间限制打破 6.雍正年间,政府认为,“从来两省交壤之地,其界至多有不清,间至一省之内,各州县地界亦有不清者,甚非息事宁民之意”,于是对省界与各州地界进行了详细清查与勘定,界限确定后,长期遵守。这一措施意在(  ) A.推行因俗而治的政策 B.促进地方的长久稳定 C.提升中央行政的效率 D.推动勘测技术的完善 7.鸦片战争后,肥皂作为高档消费品流入中国,富有士商以其作为馈赠好友的礼物。光绪末年,“无论通商巨埠,乡村闾巷,贫富贵贱,皆备(肥皂)为家庭日用必需物品”。这反映出(  ) A.国际贸易推动产品多样 B.社会风气转向奢侈浪费 C.贫富差距影响消费选择 D.工业文明改变社会生活 8.光绪年间,王韬创“额外权利”一词,即后来所谓的“治外法权”,他与当时维新人士呼吁:“我之所宜与西国争者,额外权利一款耳,盖国家之权系于是也,此后日仁人杰士之所宜用心也”。这表明维新派(  ) A.强烈的民族危亡意识 B.完善了国际法的原则 C.狭隘的民族主义观念 D.鲜明的民主革命主张 9.民国时期,书籍封面的女学生形象大多出现在各类中、小学教科书,以及相关的知识教育类书籍中。手捧书本的女学生形象整体呈现出清新可爱、美丽健康的积极形象,形成了这一时期封面女性表现中的读书模式。这一现象是(  ) A.中西合璧土洋结合特点的表现 B.男女实现了社会平等的依据 C.社会发展教育进步具象化体现 D.文化趋于多元化特征的印证 10.图1是邓澍于1950年创作的《保卫世界和平签名》画,它成功描绘了农村丰收场景下和平签名活动的情景。该作品体现了(  ) 图1《保卫世界和平签名》 A.作品写实与市井风情的杂糅 B.农民获得土地的喜悦心情 C.农业集体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