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五六年级数学项目化学习案例确定起跑线 一、项目简介: 金秋10月,阳光小学迎来了第3届田径运动会,作为一名运动员,你知道如何在操场上确定田径比赛中各赛道的起跑线吗?我们学校的操场是200米规格的,尝试用已学的知识进行起跑线的确定。 二、项目目标: 六年级: (一)学科核心知识: (1)运用圆的周长计算公式,计算环形跑道的单圈周长;探究、建构出田径场相邻两圈周长差的结构模型,并正确运用自己探索出的结构模型确定起跑线。 (2)了解预习比例尺知识,能够初步根据图上距离和实际距离求出比例尺,并为图纸上的赛道确定起跑线。 (3)能运用路程、速度、时间的公式以及方程思想解决一些实际的环形跑道追及问题,对解决问题过程的合理性、完整性、简洁性进行思考、表达和评价。 (二)关键能力: 数据收集、整理;数学推理;建模制图;用数学的眼光看待问题;用数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 (三)数学核心概念:数学运算、数学建模。 五年级: (一)通过进行实践活动,在学校操场中去丈量感悟1公顷有多大,在实践操作中培养量感。 (二)通过本次实践活动,让学生感受到原来生活中处处有数学,从而会用数学的眼光看世界。 (三)通过小组合作,去分配任务,共同得出结论,从而培养学生得探讨问题、合作交流的能力。 三、项目实施: (一)任务链预设: 时间 活动内容 进度 第一阶段 项目选定 了解项目学习的相关知识,选定项目并分析其可行性。六年级:确定起跑线。五年级:测量操场的面积,感悟1公顷有多大。 第二阶段 计划制定 在教师帮助下,明确项目分工,制定详细活动计划。 第三阶段 活动探究 根据教师提供的课程资料,在教师指导下学习活动需要的知识与技能,并展开项目活动。六年级:1.圆周长的计算;2.学习比例尺。五年级:1.学习1公顷有多大;2.训练估算能力。 第四阶段 作品展示 小组成员分工合作,完成作品。六年级:完成绘制学校操场跑道平面图。五年级:小组汇报测量结果,感受1公顷有多大。 第五阶段 反思评价 小组展示成果,组间互评交流,反思并完善作品,教师评价项目作品。 (二)项目实施过程。 1、入项活动。 (1)呈现问题情境。 学校10月初组织的运动会,由全体学生负责筹备、组织和参与。我们六年级需要负责绘制跑步项目的赛道。可以单人完成,也可以组队完成,组队的同学不能超过4人,明确每位同学的任务以及负责的部分。 (2)引发学生讨论。 在解决这一问题时,要用到哪些学过的数学知识和生活常识?要借助哪些工具?引导学生梳理并形成项目组织框架,以思维导图的方式罗列要探究“相邻跑道长度之差”这个核心问题所需具备的知识、条件等。 2、具体实施。 (1)驱动性问题分解。 子问题一:跑步项目一般有哪些?短距离跑道是否需要经过弯道?长距离跑道呢? 子问题二:如果要经过弯道,弯道每一圈的长度是否有差别? 子问题三:不同场地道宽一样吗?不同的道宽是否影响起跑线的确定? 子问题四:如何精确计算这种差别以保证起跑线设计的公平? (2)学生动手操作。 ①五年级学生动手测量操场尺寸,并收集计算跑道周长所需数据。 ②六年级分小组根据五年级测量汇总的数据进行操场跑道绘制。 ③绘制跑道平面图,初稿1.0版。 ④绘制跑道平面图,完善2.0版 ⑤计算相邻跑道周长差。 ⑥项目成果展示: 分小组展示交流项目最终的成果,互相借鉴,取长补短。 ⑦总结发现: 相邻跑道一圈相差的距离与跑道的宽度有关。差距为: π×(外圈直径-内圈直径)=π×跑道宽度×2 四、项目评价。 (一)成果评价。 参与项目的教师和学生根据评价量规对最终成果进行评价。体育教师作为技术指导,在评价项目成果后对学生形成项目成果的过程作简要的总结和综合点评。 (二)学生评价。 学生依据评价量规展开自评和互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