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D: 22150991

【精品解析】教科版 五年级下册科学第四单元《热》

日期:2025-04-20 科目:科学 类型:小学试卷 查看:58次 大小:942153B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0
精品,解析,教科,五年级,下册,科学
    教科版 五年级下册科学第四单元《热》 一、填空题 1.(2024五下·怀来期末) 一般情况下,当温度升高到   时水会沸腾。 2.(2024五下·白水期末)冬季,小明从寒冷的室外进入温暖的教室,眼镜片上附着了一层“白雾”,这层“白雾”是水蒸气遇冷   (填“蒸发”或“凝结”)形成的。 3.(2024五下·镇安县期末)太阳是地球上最大的热源,太阳产生的热是通过   的形式传递到地球上的。 4.(2024五下·岷县期末)家里保温瓶上的木塞,是为了隔绝内部物质与外界空气的接触,减少   与   ;而镀银内壁则是为了减少   。 5.(2024五下·宁乡期末)小红分别用①加盖塑料杯②外包毛巾的加盖塑料杯和③嵌入塑料泡沫的加盖塑料杯携带相同大小的冰块,1小时后,剩余冰块最多的塑料杯是   (填“①”“②”或“③”),理由为塑料泡沫为热的   (填“良导体”或“不良导体”),能减缓通过   (填“热传导”“热对流”或“热辐射”)散失热量。 6.保温瓶做成真空的,能够防止   和   。 7.制作保温杯,选择   ,是因为热的不良导体   。 二、判断题 8.(2023五下·长兴期末)双手捂住一个比手热的物体,不久手就会获得热量,这是热辐射导致的。 9.(2024五下·武都期末) 空气在受热时能通过对流的方式传递热量。 (  ) 10.(2024五下·河南期末)冬天穿厚衣服是因为衣服可以产生热能。 (  ) 11.(2022五下·光明期末)温度不同的物体一定要相互接触才可能发生热传递。 12.(2024五下·封丘期末)铜、铝、铁三种金属中,铁的导热性能最好。(  ) 13.(2024五下·邓州期末)我们用金属来制作炒锅,是因为金属制品经久耐用。 (  ) 14.(2024五下·封丘期末)热总是从质量大的物体传向质量小的物体。(  ) 三、单选题 15.(2024五下·南召开学考)保温瓶的内胆设计了银镀层,作用是(  )。 A.使保温瓶尽可能的阻止热辐射 B.使保温瓶看起来更美观 C.使保温瓶不受污染 16.(2023五下·杭州期末)水沸腾后持续加热,水的温度会(  )。 A.保持不变 B.先不变后上升 C.持续上升 17.(2023五下·杭州期末)下列对天气现象的解释,描述正确的是(  )。 A.霜是水蒸气遇冷形成的小水滴 B.云是小水滴遇热形成的水蒸气 C.雨是水蒸气遇冷形成的小水滴 D.雪是小水滴遇冷凝固形成的小冰晶 18.(2023五下·期末)冬日的午后阳光照耀着你,感觉暖烘烘的,这种传热方式属于(  )。 A.热对流 B.热辐射 C.热传导 19.(2024五下·钱塘期末)热对流现象主要发生在(  )。 A.固体中 B.液体或气体中 C.真空中 D.任何物质中 20.冬天,用手触摸室外同一个地方的木头和钢铁,感觉钢铁更冷一些,正确的解释是(  ) A.钢铁的温度比木头的低 B.钢铁比木头的传热性能好. C.钢铁比木头重 21.(2024五下·岷县期末)为研究不同金属的传热性能,某小组把粗细长短相同的铜、铁、铝棒上端涂上感温油墨,下端先穿过硬纸板再放入盛有热水的烧杯中,硬纸板会在烧杯口形成盖子。据此判断,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 A.烧杯口应该加盖,防止热的水蒸气上升影响实验 B.烧杯口不应该加盖,影响热的传递 C.无法确定烧杯口是否应该加盖 四、连线题 22.连线题。 铁钢 金属勺 热的良导体 木质筷子 塑料杯 热的不良导体 空气 棉被 五、综合题 23.(2024五下·黄陂期末) 探究温度不同的物体相互接触后温度会怎样变化:取一只大烧杯倒入2/3杯 左右的热水,然后将盛有凉水的试管下端浸入热水中,记录试管中凉水和烧杯中热水的温度变化情况。 温度变化记录表   凉水温度(℃) 热水温度(℃) 0分钟 10 65 2分钟 30 58 4分钟 45 52 6分钟 50 48 8分钟 48 46 10分钟 46 44 12分钟 44 42 (1) 该实验用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