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课件网) 走进奇妙的化学世界 选择性必修2 第一章 原子结构与性质 第一节 原子结构 【复习回顾】原子结构 原子 原子核 核外电子(-) 质子(+) 中子(不带电) 核电荷数(z)=核内质子数=核外电子数 质量数(A) = 质子数(Z) + 中子数(N) 学习 目标 PART 01 知道电子可以处于不同的能级,在一定条件下会发生激发与跃迁。 PART 03 了解核外电子的运动状态,知道原子核外电子的能层分布、能级分布及其能量的关系。(重点) PART 02 PART 02 了解原子核外电子排布的构造原理,能写出1~36号元素基态原子的电子排布式(重难点)。 导3min 学7min+助8min 1.阅读教材对能层定义、能层的符号、排列顺序、能层与电子层、电子能量的关系?(自主) 2.理解能级的概念,完成课本P7的思考与讨论(合作+展示) 3.阅读课本理解基态原子、激发态原子的定义,两者的关系?电子跃迁是物理变化还是化学变化?(合作+展示) 4.阅读课本第8页图1-5,理解何为构造原理?每一横行,每一个小圆圈代表什么?电子填充顺序是怎样的?为何要按这个顺序填充(能级能量角度考虑)?试比较2S与4S;4S与 3d能级的能量大小。(自主) 5.阅读课本第9页理解基态原子电子排布式如何按照构造原理书写?尝试书写Cl,O,Al,26Fe,Cu基态原子电子排布式。(合作+展示) 6.按构造原理写出稀有气体氦、氖、氩、氪、氙、氡的基态原子的最外层电子排布; 除氦外它们的通式是什么?Cl,O,Al,26Fe,Cu基态原子电子排布式能否进行简化?(合作+展示) 7.尝试根据26Fe基态原子电子排布式写出铁原子结构示意图。(合作+展示) 核外电子按能量不同分成能层。(K、L、M、N、O、P、Q等) 1.电子的能层由内向外排序,其序号、符号以及能容纳的最多电子数 能层 一 二 三 四 五 六 七 n 符号 K L M N O P Q -- 最多电子数 2 8 18 32 50 72 98 2n2 2.数量规律: ①每一层最多容纳的电子数:2n2个。 ②最外层电子数不超过8个(K层为最外层时不超过2个)。 ③次外层电子数不超过18个,倒数第三层不超过32个。 一. 能层 展10min+评12min 3.能量规律: ①原子核外电子总是尽可能先排布在能量较低的能层上,然后由内向外依次排布在能量逐渐升高的能层。 ②能层越高,电子的能量越高。 ③能量的高低顺序为E(K)<E(L)<E(M)<E(N)<E(O)<E(P)<E(Q)。 能层 一 二 三 四 五 六 七 符号 K L M N O P Q 最多电子数 2 8 18 32 50 72 98 (1) 多电子原子中,同一能层电子的能量可能不同,把能层分为不同的能级。(s、p、d、f 等) (2)表示方法:分别用相应能层的序数和字母s、p、d、f 等表示。 二. 能级 能级符号前面用数字表示能层序数。 【例】:K层中只有1s能级,L层中有2s和2p能级 (3)能级的符号和所能容纳的最多电子数 能层 一 二 三 四 五 K L M N O 能级 1s 2s 2p 3s 3p 3d 4s 4p 4d 4f 5s 5p … 最多 电子数 2 2 6 2 6 10 2 6 10 14 2 6 … ①任一能层的能级总是从s能级开始,能级符号的顺序是ns、np、nd、nf......(n为能层序数)。 能级数=能层序数。即第一能层只有1个能级(1s),第二能层有2个能级(2s和2p),依次类推。 ②以s、p、d、f.....排序的每个能级最多可容纳的电子数依次为自然数1、3、5、7……的2倍。每一能层中最多容纳的电子数为2n2(n代表能层序数)。 ③不同能层中符号相同的能级所容纳的最多电子数相同。如 3d、4d、5d能级所能容纳的最多电子数相同 思考:有没有2d能级?? 相同能层 ns<np<nd<nf 符号相同的能级 1s < 2s < 3s < 4s 不同能级 不同能层 2px=2py=2pz 能层或能级的能量关系 能层或能级的结构关系 原子 吸 收 能 量 释 放 能 量 处于最低能量状态 处于较高能量状态 1.基态原子 2.激发态原子 电子跃迁 光(辐射)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