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D: 22153597

八上24 愚公移山 课件(共31张PPT)

日期:2025-01-16 科目:语文 类型:初中课件 查看:10次 大小:1669425B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1/12
八上,愚公移山,课件,31张,PPT
  • cover
(课件网) 听起来是奇闻 讲起来是笑谈 任凭那扁担把脊背压弯 任凭那脚板把木屐磨穿 面对着王屋与太行 凭着是一身肝胆 想起来不是奇闻 谈起来不是笑谈 望望头上天外天 走走脚下一马平川 面对着满堂儿孙喔 了却了心中祈愿 无路难啊开路更难 所以后来人为你感叹 徐悲鸿作品《愚公移山》 1 《列子》 愚公移山 列子,名寇,又名御寇,战国前期郑国人,道家代表人物之一,其学本于黄帝、老子,主张清静无为。 作品:《列子》 这部书中保存不少古代寓言故事和神话传说。 寓(寄托)言是一种文学体裁,用假托的故事或自然物的拟人手法来说明某个道理或教训的文学作品。常常带有讽刺或劝戒的性质。它的特点是寓一定的道理于简短的故事之中。好的寓言,往往给人以有益的启示和深刻的教育。 寓言 教学目标: 1、积累文言文重要的实词、虚词。 2、理解课文深刻的寓意。 3、把握愚公这一人物形象,体会对比、衬托手法的表达效果。 检查预习:通假字 始一反焉 甚矣,汝之不惠 河曲智叟亡以应 同“返”,返回。 同“慧”,聪明。 同“无”。 重点词语 1.方七百里 2.阳 3.阴 4.曾不能损魁父之丘 5.如太行、王屋何 6.箕畚运于渤海之尾 7.曾不能毁山之一毛 8.汝心之固 9.虽我之死 10.何苦而不平 11.投诸渤海之尾 方圆,指面积。这里是周围的思。 水的北面或山的南面。 水的南面或山的北面。 削减。 把······怎么样。 用土筐。 指山上的草木。 固执,顽固。 即使。 愁。 之于。 一词多义: 年且九十 且焉置土石 方 方七百里 方欲行 丝方尽 固 汝心之固 固国不以山溪险 固以怪之 亡 河曲智叟亡以应 今亡亦死 其 惧其不已也 其如土石何 帝感其诚 之 以君之力 虽我之死 汝之不惠 告之于帝 辍耕之垄上 焉 且焉置土石 惧有伏焉 无垄断焉 于 达于汉阴 告之于帝 战于长勺 且 重要句子: 甚矣,汝之不惠。 遂率子孙荷担者三夫。 何苦而不平? 帝感其诚。 本在冀州之南,河阳之北。 一厝朔东,一厝雍南。 你太不聪明了! 于是率领挑担子的三个儿孙。 愁什么挖不平呢? 天帝被愚公的诚心所感动。 (这两座山)本来在冀州的南边,黄河的北边。 一座放(在)朔方的东部,一座放(在)雍州的南边。 倒装句 被动句 省略句 二山耸立图 家庭会议图 毕力平险图 愚公智叟论辩图 神灵移山图 1.愚公要移的是两座什么样的山? 2.愚公为什么移山? 3.移山的目的是什么? 4.倒土的地点是哪里? 5.他们是怎样具体行动的? 6.山最终移掉了吗? 7.愚公决心移山要克服哪些困难? 思考问题? 两山规模 原因 目的 地点 行动 愚公移山  ———方七百里,高万仞” “惩山北之塞,出入之迂也” “指通豫南,达于汉阴” “投诸渤海之尾,隐土之北” “遂率子孙荷担者三夫,叩石垦壤,箕畚运于渤海之尾” 结局:“自此,冀之南,汉之阴,    无陇断焉”   神话不同于迷信,在生产力极不发达的条件下,人们只能通过具有超人力量的神来帮助人类征服自然,反映了古代劳动人民的美好愿望。   神灵的出现使结尾具有浪漫主义色彩。 讨论并归纳:(l)两座山非常大:太行、王屋二山,方七百里,高万仞。(2)年老力衰,人员少:年且九十。遂率子孙荷担者三夫。(3)工具简陋,运土路程远:箕畚运于渤海之尾,寒暑易节,始一反焉。 愚公决心移山要克服哪些困难? 智叟 愚公 愚公之妻 邻居小孩 不智:目光短浅 不愚:高瞻远瞩 自作聪明,嘲讽 关心:讲真话,提问题 愉快助之 嘲讽阻之 为何写智叟这一人物? 有发展的眼光 愚公 大智 大勇 与困难作斗争 智叟 不智、不勇 用静止的观点看问题     大智大勇    不惧怕困难 有雄心壮志 有实干精神 能持之以恒  愚公精神:   寓言只是用假托的故事,就某一点来晓喻一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