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今天的事情今天做》心理健康教学设计 一、教学目标 (一)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 1. 培养一年级学生对按时完成任务的积极态度,让学生体验到今日事今日毕带来的成就感和满足感,激发学生养成良好时间管理习惯的内在动力。 2. 引导学生树立珍惜时间的意识,使学生明白时间的宝贵性,在日常生活中逐渐形成珍惜每一分每一秒的良好心态。 (二)知识与技能目标 1. 让学生清晰地理解“今天的事情今天做”的含义,知道按时完成任务对于自身成长和生活的重要性。 2. 帮助学生掌握一些简单可行的方法,如制定任务清单、合理分配时间、自我提醒等,以确保能够按时完成当天的任务,提高学生的自我管理能力。 (三)核心素养目标 1. 自我管理素养:通过引导学生学会安排自己的学习和生活任务,培养学生的自我管理意识和能力,使学生能够在日常生活中逐渐学会独立、有序地完成各项任务,提升自我管理素养。 2. 时间观念素养:让学生在学习和实践过程中,深刻体会时间的流逝和不可逆转性,逐步建立正确的时间观念,学会合理规划和利用时间,提高时间观念素养。 3. 责任感素养:让学生明白按时完成任务是对自己负责的表现,培养学生的责任感,使学生在今后的学习和生活中能够勇于承担责任,认真对待每一项任务,提升责任感素养。 二、教学重难点 (一)教学重点 1. 采用生动有趣、贴近一年级学生生活的教学方式,如故事、游戏、动画等,帮助学生理解“今天的事情今天做”的重要意义,让学生从内心深处认同并愿意践行这一理念。 2. 结合一年级学生的认知特点,传授简单易懂、操作性强的方法,帮助学生学会如何合理安排时间,确保当天的任务能够按时完成,并通过课堂练习和课后实践,让学生熟练掌握这些方法。 (二)教学难点 1. 一年级学生的注意力集中时间较短,自我控制能力较弱,如何引导学生在面对各种干扰和诱惑时,依然能够坚持“今天的事情今天做”,克服拖延的习惯,是教学的难点之一。 2. 每个学生的学习和生活习惯都有所不同,如何根据学生的个体差异,提供个性化的指导和建议,帮助每个学生都能找到适合自己的时间管理方法,养成“今天的事情今天做”的良好习惯,是教学需要突破的另一个难点。 三、教学方法 故事教学法、游戏教学法、情境教学法、小组讨论法 四、教学准备 1. 制作与“今天的事情今天做”相关的精美动画视频,内容包含有趣的小动物或小朋友按时完成任务和拖延任务的不同情节,以及相应的后果展示。 2. 准备一些可爱的卡通任务卡片,上面写有适合一年级学生的简单任务,如整理书包、画一幅画、读一个小故事等。 3. 设计“今日任务完成记录表”,表格中包含任务名称、完成时间、完成情况等项目,用于学生记录自己每天的任务完成情况。 4. 准备一些小贴纸、小徽章等小奖品,用于奖励在课堂活动和课后实践中表现优秀的学生。 五、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1. 导入新课 播放一段有趣的动画视频:小兔子和小猴子都要在今天完成一幅画。小兔子一早就开始认真画画,很快就画好了,还开心地和小伙伴们一起玩耍。而小猴子却一会儿看电视,一会儿玩玩具,一直拖延,直到天黑了还没有完成画作,急得大哭起来。 视频播放结束后,教师提问: “小朋友们,刚刚我们看了视频,谁能说一说小兔子和小猴子分别是怎么做的呀?”(引导学生回忆视频内容) “那你们觉得谁做得对呢?为什么?”(引发学生对按时完成任务的思考) 教师对学生的回答进行简要总结,引出本节课的主题———今天的事情今天做,强调按时完成任务的重要性。 2. 讲授新课 故事时间:为什么要今天的事情今天做 教师绘声绘色地讲述一个故事:“在一个美丽的花园里,住着勤劳的小蜜蜂和懒惰的小蝴蝶。花园里的花儿每天都会开放很多花蜜,小蜜蜂每天早早地就出门采花蜜,把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