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D: 22158226

3.4.2 尿液的形成和排出课件 冀少版(2024)生物七年级下册(共26张PPT)

日期:2025-05-08 科目:生物 类型:初中课件 查看:55次 大小:2913226B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1/9
2024,26张,下册,七年级,生物,3.4.2
  • cover
(课件网) 生物 冀少版(2024) 七年级下册 第四章 泌尿系统与废物排出 第二节 尿液的形成和排出 新课引入 新课讲授 随堂练习 课堂小结 第三单元 人体的结构与功能 学习目标 1.了解人体泌尿系统的组成部分及各部分的位置和作用。 2.通过数据分析,概述尿的形成和排出过程,形成结构与功能观。 3.通过对排泄途径的学习,认识到人体主要通过泌尿系统排出代谢废物和多余的水。 4.通过资料分析和模拟尿液形成的实验,培养学生根据实验数据进行科学推测的能力。 新课引入 尿常规化验单 正常人的尿液大多数为淡黄色液体。尿液异常时病人需要做尿常规化验,该检查能反映人体哪个器官的病变呢? 人体生命活动中产生的代谢废物是如何形成和排出的? 新课讲授 主要成分 血浆 (g/100 mL) 肾小囊内液体 (g/100 mL) 尿液 (g/100 mL) 水 90~93 97 95 蛋白质 7~8 微量 0 葡萄糖 0.1 0.1 0 尿素 0.03 0.03 1.8 尿酸 0.004 0.004 0.05 无机盐 0.90 0.90 1.10 血浆、肾小囊内液体、尿液进行两两比较,分析各成分有何变化?推测肾小囊、肾小球及肾小管的作用。 能被滤过:水、无机盐、葡萄糖、尿素、尿酸 不能被滤过:血细胞、蛋白质 原尿主要成分 尿液的形成:肾小球和肾小囊的滤过作用 知识点1 水 无机盐 尿素 葡萄糖 肾小管-- 尿液 原尿 原尿 血液 (肾小囊腔) 滤过作用 原尿和尿液成分的比较 知识点2 成分 水 (g/100mL) 蛋白质 (g/100mL) 葡萄糖 (g/100mL) 尿素 (g/100mL) 尿酸 (g/100mL) 无机盐 (g/100mL) 原尿 97 微量 0.1 0.03 0.004 0.90 尿液 95 0 0 1.8 0.05 1.10 能被重吸收:大部分水、全部葡萄糖、部分无机盐 人每天形成的原尿约180L,排出的尿液约1.5L。 代谢废物:水、无机盐、尿素、尿酸 尿液的成分 尿液的形成:肾小管的重吸收作用 知识点3 全部葡萄糖 大部分水 部分无机盐 原尿 尿液 重吸收作用 (肾小管) 原尿 尿液 原尿 入球小动脉 出球小动脉 -- -- 重吸收作用 滤过作用 血液 (肾小囊腔) (肾小管) 尿液的形成:肾小管的重吸收作用 知识点3 尿液的形成过程 小结 肾小管的 重吸收作用 肾小球和肾小囊的滤过作用 尿液 原尿 血浆 蛋白质 血细胞 不能滤过 大部分水 全部葡萄糖 部分无机盐 肾小囊 肾小管 尿液的排出过程 知识点4 肾脏 (形成尿液) 输尿管 (输送尿液) 膀胱 (暂时贮存尿液) 尿道 (排出尿液) 尿液的形成是连续的,但排出是间歇的。 排尿的意义 知识点5 3.膀胱的贮尿量有一定的限度,有了尿意应及时排尿。 2.每天喝适量水,以维持摄入水量与排出水量的相对平衡,使体内的代谢废物能够随尿液及时排出,有利于维持组织细胞正常的生理活动。 1.排出代谢废物,调节体内水和无机盐平衡、维持细胞正常的生理功能。 课堂小结 尿液的形成和排出过程 1.【健康和疾病】甘露醇是临床常用药,可降低肾小管对水的重吸收作用。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 A. 人体内暂时储存尿液的器官是输尿管 B. 血液流经肾小球时,在肾小囊中形成原尿 C. 原尿中的葡萄糖不能被肾小管重吸收 D. 使用甘露醇后,人体形成的尿会减少 随堂练习 解题思路:人体内暂时储存尿液的器官是膀胱,输尿管是将尿液输送到膀胱的管道,A错误;原尿中的葡萄糖能被肾小管重吸收,C错误;使用甘露醇后,肾小管对水的重吸收作用降低,导致人体形成的尿增多,D错误。 B 变式1.【跨学科实践】某同学利用橡皮管、漏斗、水、塑料颗粒、注射器等材料制作了如图所示的肾单位结构模型,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 A.部位①模拟肾小球 B.部位②流出的液体代表尿液 C.漏斗处的液体代表原尿 D.应使用不同大小的塑料颗粒 模拟血液中的不同成分 B 2.【健康和疾病】下表是某成年人的血浆、原尿和尿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