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D: 22160335

教学设计《古代战争与地域文化的演变》

日期:2025-02-02 科目:历史 类型:高中教案 查看:65次 大小:735069B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1/5
教学设计,古代战争与地域文化的演变
  • cover
古代战争与地域文化的演变 ———以伊朗的四个王朝为例 [教材分析]出处·内容·课标 1. 出处:高中统编教材选修三《文化交流与传播》第五单元“战争与文化交锋 ” 第 1 课,共两目:“亚历山大远征与希腊化时代 ”、“蒙古西征与东西方交流 ”。 2. 内容:阐述古代两次著名军事征服行动对地域文化乃至世界文化的深远影响。 虽仅两目,但就内容看,教学逻辑整合存在以下难点: ①. 时空跨度大,时段绵延近 1700 年,空间横跨欧亚非; ②. 两目为并列关系,缺乏内在关联; ③. 主要是对两个战争案例导致地域文化演变表现的罗列,内容繁杂,且以结论 性陈述为主; 3. 课标:《普通高中历史课程标准(2017 版 2020 年修订)》对本单元的要求: 通过了解历史上的著名战争,理解战争对人类文化的破坏,以及造成的文化断 裂;认识战争客观上又为不同文化的碰撞提供了契机。简言之,单元大概念在 于理解战争在人类文化中所起的破坏、交流、重建的辩证作用。继而将本课的 内容占比与单元大概念结合,可见本课重在突出古代战争对文化交流与重建的 发展作用。这一发展的要义有三: ①. 战争为不同文化的交流与碰撞提供契机; ②. 在交流与碰撞中,或主动或被动地对文化进行选择与重构; ③. 在彼此交融中,诱导催生出新的文化成就。 1 [学情分析]知识 ·思维 1. 知识基础 高二学生已积累了部分与本课相关知识(见下表 1),但多泛泛而谈、融合 度低,于本课教学利弊参半。利在于已有知识经验是达成学习目标的关键点。 但由于学生认知局限,难免以后见之明揣度史实,对教学产生逆向影响。故笔 者依据下表 1,将学生已有知识经验作为真实学习的起点,并关注知识盲点,架 构本课内容。 出处 关联度 关联点 统编教材九年级上第 2 单元 《古代欧洲文明》第 4 课“希 腊城邦和亚历山大帝国 ” 亚历山大东征的史实有初步介 绍,但对亚历山大东征对文化 造成的影响仅结论性提及 亚历山大东征过程 高中统编教材《中外历史纲要 (下)》 第 1 单元第 2 课“古 代世界的帝国与文明的交流 ” 亚历山大的军事征服、统治措 施有简单介绍,但文化措施语 焉不详 亚历山大任用马其顿人 和希腊人为官,推广希 腊文化 高中统编教材《中外历史纲要 (上)》 第 3 单元第 2 课“辽 夏金元的统治 ” 元朝的民族关系有详细阐述, 重在突出其巩固统一多民族国 家的措施,并未涉及文化影响 驿道制度; 四等人制度中的色目人 表 1 2. 思维基础 高二学生具备一定的历史思维能力与核心素养。但由于日常经验、教学内 容、课时的限制,学生难免思维受限,于本课中反映如下(图 1)。因此,在本 课教学中,应借助史料创设情境,设置有效问题链,引发学生真思考。以论从 史出的原则丰富学生的元认知,进一步培育历史核心素养。 2 ( 陌生:辩证思维 ) 熟悉:既定思维 ( 战争与地域文化重构的关系 ) 战争对文化的破坏性 图 1 [教学重难点]重点 ·难点 重点:亚历山大远征和蒙古西征导致的地域文化演变的表现 难点:通过亚历山大远征和蒙古西征揭示战争与文化碰撞、交流、发展的关系 [教学目标]具体目标 ·素养水平 具体目标 素养目标及层次划分 了解亚历山大远征和蒙古西征的基本史实 时空观念 2 辨析“希腊化 ”的多重内涵 时空观念 1 史料实证 1、2 历史解释 1、2 多维度论证蒙古西征促进东西方文化交流 时空观念 3 史料实证 1、2、4 历史解释 1、2 深入理解古代战争在文化交流中的作用 时空观念 3 史料实证 3 历史解释 1、2、3 通过辩证看待古代战争与地域文化演变的关系, 理性处理当下战争与文化的关系 唯物史观 4 家国情怀 4 表 2 3 [教学思路]线索 ·立意 综上分析,笔者聚焦于两次征战的地理空间交汇面———西亚的伊朗,以其 四个王朝为时间线索爬梳本课。既勾连逻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