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课件网) 东汉雕塑,被称为“汉代第一俑”,国家一级文物,现藏于中国国家博物馆,具有很高的艺术价值和历史价值。 如果文物会说话 ———击鼓说唱俑 说唱者表情夸张,仿佛表演正到精彩之处。说唱表演在东汉日臻成熟,并广泛流传于民间。 第三单元 秦汉时期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建立和巩固 第13课 击鼓唱乱:王莽篡权 击鼓唱兴:光武中兴 击鼓唱衰:政局动荡 击鼓唱颓:黄巾起义 击鼓唱乱:王莽篡权 请阅读西汉末年歌谣,能够提取出怎样的信息,速览课本,完成时光轴大事记。 西汉末年歌谣:“邪径败良田,谗口乱善人,桂树花不实,黄雀巢其颠。故为人所羡,今为人所怜。” 公元前202年 西汉后期 公元9年 西汉 暗喻西汉末年,奸佞当道、黑暗腐朽的社会状况。 桂树:西汉成帝;不实:无子嗣。 黄雀:外戚王莽。 皇帝多依靠外戚或不理朝政,朝政腐败;地主兼并土地,民不聊生,社会矛盾日益激化。 王莽夺汉,建立新朝,西汉灭亡。 新朝 王莽改制 公元9年,更名天下田曰‘王田’,奴婢曰‘私属’,皆不得买卖。 公元12年 ,王莽下诏 :“诸名食王田 ,皆得卖之”。 一刀平五千 大泉五百,一个 值五百个五铢钱 大泉五十,一个值五十个五铢钱 国宝金匮直万 政策朝令夕改,币制混乱,社会动荡,新朝灭亡。 农商失业,食货俱废,民涕泣于市道。 ———《汉书·食货志》 击鼓唱兴:光武中兴 请阅读新朝时期歌谣,速览课本说明为何刘秀会“捕不道”?完成时光轴大事记。 新朝时期歌谣:“刘秀发兵捕不道,卯金修德为天子。” 不道:喻指王莽。 卯金刀:繁体字刘,这位修德的刘姓正义之人将灭掉王莽。 皇帝多依靠外戚或不理朝政,朝政腐败;地主兼并土地,民不聊生,社会矛盾日益激化。 王莽夺汉,建立新朝,西汉灭亡。 新朝 公元前202年 西汉后期 公元9年 西汉 公元25年 王莽施行新政,加剧动荡,导致农民起义。 25年,刘秀称帝(汉光武帝),定都洛阳。 东汉 为何称 东汉? 请观看两幅地图,思考为何称“东汉”?在历史上还有类似的情况吗? 材料 刘秀登上皇帝宝座后,社会“祸拏未解,兵连不息,刑法弥深,赋敛愈重……父子流亡,夫妇离散,庐落丘墟,田畴芜秽”,以致“匹夫僮妇,咸怀怨怒”。 ———《后汉书·桓冯列》 译文 祸乱相连,战争不息,刑法更加残酷,赋税更加沉重。人们流离失所,村落成了废墟,田地荒芜。人民无不怨恨在心。 光武帝 “吾理天下,亦欲以柔道行之。” 击鼓唱兴:光武中兴 根据课本内容,归纳光武帝为巩固统治采取了哪些措施?完成表格,并说说其作用。 经济 政治 民族关系 多次下令释放奴婢,减轻农民负担,减轻刑法。 允许北方少数民族内迁,缓解民族矛盾。 合并郡县,裁减官员,加强对官吏的监督,惩处贪官污吏。 射猎收获画像砖 东汉集市画像砖 结束混乱局面,社会安定繁荣,出现“光武中兴”的局面。 负担少,刑罚轻, 政治清明贪官少, 多民族,是一家, 百姓生活真真好! 西汉VS东汉 请回顾所学,归纳“文景之治”与“光武中兴”,谈谈封建社会能够出现治世共同之处及启示。 文景之治 光武中兴 措施 重视农业生产,提倡以农为本。进一步轻徭薄赋:“以德化民”;提倡节俭。 释放奴婢,轻徭薄赋,合并郡县,裁剪官员,惩处贪官污吏;缓和民族矛盾。 影响 政治清明,经济发展,人民生活安定,史称“文景之治”。 社会安定,经济得到恢复和发展,史称“光武中兴”。 共同之处与启示 共同之处:都采取了休养生息的政策。 启示:统治者要勤政爱民,关注民生。 中兴之下的隐患 坞堡图和文字史料从侧面反映出东汉后期怎样的社会现状? 材料 豪人之室,连栋数百,膏(肥沃)田满野,奴婢千群,徒附(依附农民)万计…琦赂(珍贵的财物)宝货,巨室不能容;马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