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D: 22161759

第9课 清明 古诗三首 课件+ 教学设计+ 预习卡

日期:2025-04-24 科目:语文 类型:小学教案 查看:56次 大小:29855707B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0
9课,清明,古诗,三首,课件,教学设计
    (课件网) 清明 任务三:拓展延伸,丰富清明内涵 任务一:多维诵读,感受清明韵律 任务二:层层深入,感悟清明情愫 多维诵读 感受清明韵律 任务一 你知道“清明”两个字的意思吗? “万物生长此时,皆清洁而明净,故谓之清明。” ———《岁时百问》 清明不仅是传统节日,也是我国二十四节气之一,时间约在每年阳历 4 月 5 日前时间约在每年的阳历 4 月 5 日前后。这一时节气温变暖,雨水增多,万物“吐故纳新”。 你知道藏在诗里的清明习俗吗? “南北山头多墓田,清明祭扫各纷然。” “梨花风起正清明,游子寻春半出城。” “儿童散学归来早,忙趁东风放纸鸢。” 祭扫 踏青 放风筝 杜牧(803-853)唐代文学家。字牧之。京兆万年(今陕西西安)人。与李商隐并称“小李杜”。 走近作者 清明 杜牧〔唐代〕 清明/时节/雨纷纷, 路上/行人/欲断魂。 借问/酒家/何处有? 牧童/遥指/杏花村。 hún jiǔ mù 清明时节雨纷纷,路上行人欲断魂。 我国传统节日和二十四节气之一,有扫墓、踏青等习俗。 形容多 出门在外的行旅之人 形容伤感极深,好像灵魂要与身体分开一样 诗意:清明时节细雨纷纷飘洒,路上的行旅之人个个都神情凄迷,烦闷不乐。 借问酒家何处有?牧童遥指杏花村。 请问 杏花深处的村庄 指向远方 诗意:询问当地之人何处买酒消愁?牧童只是用手指了指杏花深处的村庄。 学写字 欲 魂 借 酒 何 牧 yù “谷”左放右收,整体较瘦长。“口”略向右上倾斜。“欠”第三笔撇伸向“谷”下,捺向右下伸展。 重难点字书写指导 hún 左边的“云”要写得靠上一些。“鬼”的长撇要舒展些,插到“云”的下面。 重难点字书写指导 mù “牜”的最后一笔提要有力。第八笔捺稍长一些。 重难点字书写指导 层层深入 感悟清明情愫 任务二 1、全诗哪个词最能体现行人心情? “欲断魂” 断魂: 指是离开躯体的灵魂, 又指非常惆怅、悲哀,好像失去魂魄的样子。 欲: A.欲望;B.想要、希望;C.需要;D.将要、快要 D.将要、快要 2、带着“欲断魂”的心情自由诵读,边读边思考: 你的眼前仿佛出现了怎样的画面? 清明时节雨纷纷,路上行人欲断魂 往日清明,“我”和家人在一起_____ ; 今日清明,“我”孤身一人走在这纷纷扬扬的雨中_____。 杜牧作为路上的行人之一,此时此刻,孤身一人在雨中行走,不由得想起在家乡和亲人一起过清明的情景。借助这样的句式来说一说: 清明时节雨纷纷,路上行人欲断魂 惆怅失意 3、清明时节,正是春光明媚、万物复苏的季节, 那么多景物,杜牧为什么选择“雨”这个景物来写呢? 古人借助某种事物抒发感情,我们把这些寄予诗人情感的事物,称为“意象”。 意象 “京国多年情尽改,忽听春雨忆江南。” ———虞集《听雨》 “自在飞花轻似梦,无边丝雨细如愁。” ———秦观《浣溪沙·漠漠清寒上小楼》 意象:“雨纷纷” ②形容情绪:绵绵不绝的乡思 ①形容春雨:绵绵细雨 寓情于景 借问酒家何处有?牧童遥指杏花村。 4、行人为什么要找酒家? 本来,佳节行路之人,已经有不少心事,再加上身在绵绵的细雨之中,纷纷洒洒,那心境更是加倍的凄迷惆怅了。 怎么办呢?须得寻求一个解决的途径。行人在这时不禁想到:往哪里找个小酒店才好呢? ③最要紧的是,借此也能散散心头的愁绪。 ①寻到一个小酒店,一来歇歇脚,避避雨; ②小饮三杯,解解料峭的春寒,暖暖被雨淋湿的衣服; 5、“杏花村”指的是什么? “杏花村”不一定是真村名,也不一定即指酒家。这只需要说明指往这个美丽的杏花深处的村庄就够了,不言而喻,那里是有一家小小的酒店在等候接待雨中行路的客人的。 “杏花村”是诗人内心的慰藉 6、为什么这首诗恰恰只写到“遥指杏花村”就戛然而止? 行人怎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