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2025学年天津市南开区八年级(上)期末物理试卷 一、单选题:本大题共10小题,共30分。 1.小蒙同学特别喜欢物理,每次读四大名著,总想和物理关联起来,下列他的想法正确的是( ) A. 《西游记》:“悬丝诊脉”说明固体能够传声 B. 《三国演义》:描写打仗时,士兵用力擂鼓,声音传的很远,是因为声音的频率快 C. 《红楼梦》:仅靠听笑声就判断出来人是王熙凤,利用了声音的音调不同 D. 《水浒传》:铁笛仙马麟,吹笛子时发出的声音,靠的是笛子的振动 2.关于温度计,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图甲:测液体温度时,温度计的玻璃泡浸没在待测液体中立刻读数 B. 图乙:液体温度计是根据液体热胀冷缩的规律制成的 C. 图丙:温度计读数时,视线沿A、B、C方向均可 D. 图丁:温度计的读数是 3.下列数据中最接近生活实际的是( ) A. 住宅每层楼高度约3m B. 人心脏跳动10次的时间约为1s C. 一个鸡蛋的质量约为600g D. 黑龙江省漠河市1月平均气温约 4.下列成语中蕴含的光学原理,分析正确的是( ) A. “凿壁偷光”———光的折射 B. “井底之蛙”———光的反射 C. “杯弓蛇影”———光的反射 D. “猴子捞月”———光的直线传播 5.如图是探究平面镜成像特点实验的装置,其中A为玻璃板前点燃的蜡烛,B为玻璃板后未点燃的蜡烛。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 A. 将玻璃板水平向右平移1cm,蜡烛A的像向右移1cm B. 当蜡烛A距玻璃板8cm时,其像与蜡烛A相距8cm C. 移去B,在B位置上放光屏,则光屏上能接收到蜡烛的像 D. 改变蜡烛A的位置,多次实验,使结论具有普遍性 6.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 白光是由各种色光混合而成的 B. 红、绿、蓝叫作色光的三原色 C. 利用凹面镜制成的太阳灶,对光有会聚作用 D. 近视眼成像于视网膜前,戴凸透镜进行矫正 7.如图所示,请你在甲、乙虚线方框内各放置一个透镜,使得两束光线通过透镜前后的方向如图所示;关于透镜放置的类型,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甲、乙都为凹透镜 B. 甲、乙都为凸透镜 C. 甲为凹透镜、乙为凸透镜 D. 甲为凸透镜、乙为凹透镜 8.在发生火灾时,为了避免吸入燃烧后产生的有毒气体,人应贴近地面爬行,这主要原因是有毒气体( ) A. 受热膨胀,密度变大,飘于室内上方 B. 受热膨胀,密度变大,飘于室内下方 C. 受热膨胀,密度变小,飘于室内上方 D. 受热膨胀,密度变小,飘于室内下方 9.如表所示,小文阅读了一些物质的密度表后,得出以下结论中正确的是( ) 常温常压下一些物质的密度 水 水银 冰 干松木 煤油 铜 酒精 铅 A. 固体的密度一定大于液体的密度 B. 同种物质在不同状态下,密度保持不变 C. 若质量相等,则实心铜块的体积一定大于实心铅块的体积 D. 若密度相同,则一定是同种物质 10.甲乙两辆车,沿平直的公路同向行驶。某一过程中它们的运动路程随时间变化的关系图象如图所示,则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 甲车前6s在做匀速直线运动 B. 秒时,甲、乙两车在靠近 C. 第20秒时,两车的速度相同 D. 第8秒时甲车的速度是 二、多选题:本大题共3小题,共9分。 11.某同学做了如图甲、乙所示的实验探究碘升华现象,图甲中将碘锤放入热水中加热,图乙中将碘锤放在酒精灯上加热。已知常压下,碘的熔点为、沸点为,酒精灯外焰的温度约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图甲实验中,不会出现碘的熔化现象 B. 两次实验中的碘锤中都会出现紫色碘蒸气 C. 图乙实验不能证明碘从固态直接变为气态 D. 图甲实验中,水浴法加热主要目的是使碘锤受热均匀 12.某同学在做“探究凸透镜成像规律”实验时,F光源、凸透镜、光屏的位置如图所示为凸透镜的焦点,打开光源,光屏上得到了清晰的像。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得到的像是倒立缩小的实像 B. 照相机应用了该次实验的成像规律 C. 光源向左移动,调整光屏位置,得到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