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D: 22168617

3.2 醇酚 同步练习 2024-2025学年高二化学人教版(2019)选择性必修3(含解析)

日期:2025-02-11 科目:化学 类型:高中试卷 查看:60次 大小:668168B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1/5
必修,选择性,2019,醇酚,人教,化学
  • cover
2024—2025高中化学人教版选择性必修第三册3.2 醇酚 一、单选题 1.酒驾是引发交通事故的重要原因之一、交警对驾驶员进行呼气酒精检测的原理是橙色的酸性K2Cr2O7水溶液遇乙醇迅速生成蓝绿色的Cr3+。下列对乙醇的描述与此测定原理无关的是 ①乙醇易挥发 ②乙醇密度比水小 ③乙醇有还原性 ④乙醇是烃的含氧衍生物 A.②③ B.②④ C.①③ D.①④ 2.下列化学方程式书写不正确的是 A.苯与液溴反应: B.实验室制备乙烯:CH3CH2OHCH2=CH2↑+H2O C.溴乙烷与NaOH的乙醇溶液共热: D.向苯酚钠溶液中通入CO2: 3.有机物X的结构如图所示,下列关于X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A.分子式为C21H30O2 B.X分子中至少含有3个手性碳原子 C.与溴水反应时1molX最多消耗4molBr2 D.若核磁共振氢谱显示-C5H11结构中有2种氢,则X中有5个甲基 4.天然小分子白皮杉醇在胃癌治疗中有重要应用价值。其结构如图,下列有关白皮杉醇的说法正确的是 A.该分子不存在顺反异构 B.苯环上氢原子的一氯代物有3种 C.白皮杉醇能使高锰酸钾、溴水褪色,且原理相同 D.该分子中的所有原子可能共平面,且最多3个碳原子共线 5.下列有关离子方程式或电极方程式正确的是 A.向碘化亚铁溶液中通入等物质的量的氯气: B.向苯酚钠溶液中通入少量: C.向硫化钠溶液通入足量二氧化硫: D.铅酸蓄电池充电时的阳极反应: 6.利用下列装置(夹持装置略)或操作进行实验,能达到实验目的的是 A.用该装置制备少量 B.证明苯环使羟基活化 C.用该装置测定醋酸浓度 D.检验溴乙烷中含有溴元素 A.A B.B C.C D.D 7.已知酸性强弱顺序为H2CO3>C6H5OH>,下列化学方程式正确的是 ①C6H5ONa+H2O+CO2→C6H5OH+NaHCO3 ②C6H5OH+NaHCO3→C6H5ONa+H2O+CO2↑ ③2C6H5OH+Na2CO3→2C6H5ONa+H2O+CO2↑ ④C6H5OH+Na2CO3→C6H5ONa+NaHCO3 A.②③ B.①④ C.①② D.②④ 8.下列事实不能说明基团间存在相互影响的是 A.氯乙酸的酸性强于乙酸 B.相同条件下,钠与乙醇的反应比钠与水的反应缓和得多 C.苯在50~60℃时发生硝化反应而甲苯在30℃时即可反应 D.乙烯能与发生加成反应而乙烷不能 9.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CH3CH2COOCH3与CH3COOCH2CH3互为同系物,且均属于酯类 B.反-2-丁烯的分子结构模型: C.和为同种物质 D.与互为同分异构体,且均属于醇类 10.下列实验操作或说法中,正确的是 A.用分液漏斗分离苯和,先将从下口放出,再将苯从上口倒出 B.滴定实验用的锥形瓶用待测液润洗2~3次后,再加入一定体积的待测液 C.实验室制备无水乙醇时,向95%的乙醇溶液中加入足量CaO,然后蒸馏 D.将浓溴水分别加入苯酚溶液和苯中观察实验现象,以证明苯环活化羟基 11.“碳捕捉技术”是指将工业生产中产生的CO2分离出来并加以利用。如可利用NaOH溶液来“捕捉”CO2,其基本过程如下图所示(部分条件及物质未标出)。 下列有关该方法的叙述正确的是 ①能耗小是该方法的一大优点 ②整个过程中,有两种物质可以循环利用 ③“反应分离”环节中,分离物质的基本操作是蒸发结晶 ④该方法可减少碳排放,捕捉到的CO2还可用来制备甲醇等产品 A.①③ B.②④ C.③④ D.①④ 12.维生素E可对抗氧化作用,外用具有抗氧化、润肤、止痒作用。维生素E的结构如下图,则说法正确的是 A.维生素E中存在2个手性碳原子 B.维生素E的分子式为 C.维生素E中一定有14个碳原子共平面 D.维生素E中存在两种官能团,其中一种可以利用溶液来检验 13.下列实验操作、现象均正确,且所推结论合理的是 选项 实验操作 现象 结论 A 向一定量酸性溶液中加入乙二醇 溶液紫色变浅 乙二醇被酸性溶液氧化为乙二酸 B 向浓硫酸加入炭粉并加热,导出的气体通入溶液中 溶液中出现白色沉淀 导出的气体中有和 C 向一定浓度的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