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D: 22174663

2 周总理,你在哪里 课件(共24张PPT) 2024-2025学年部编版语文九年级上册

日期:2025-04-06 科目:语文 类型:初中课件 查看:63次 大小:3929134B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1/9
24张,九年级,语文,编版,学年部,2024-2025
  • cover
(课件网) 有这样一个人,他青年时期就立下了“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的誓言;他是中华人民共和国第一代领导人之一;他博学多才,心怀天下,足迹遍布祖国的大江南北;他廉洁一生,无儿无女无遗产。 今天就让我们一起学习柯岩的抒情诗《周总理,你在哪里》,来缅怀这位让中国人民崇敬的好总理。 新课导入 周总理,你在哪里 1.反复诵读,把握诗歌内容和周总理崇高而亲切的形象。 2.分析诗人巧妙的构思,体会呼告、反复、拟人的修辞手法的作用。 3.理解周总理为人民鞠躬尽瘁的精神品质,激发爱国激情和时代责任感。 整体感知———作者介绍 柯岩(1929—2011),本名冯恺,现当代作家,诗人。曾任《诗刊》编委。主要作品有儿童诗集《小兵的故事》《大红花》《讲给少先队员听》《柯岩儿童诗选》等,诗剧合集《“小迷糊”阿姨》,报告文学《癌症≠死亡》等。 整体感知———写作背景 1976年1月8日,周恩来总理与世长辞,举国上下悲痛万分,人们臂上戴黑纱,胸前戴白花,拿着花圈,涌向天安门广场悼念周总理,到4月5日,悼念活动达到高潮。“四人帮”对人民的悼念活动横加干涉,野蛮镇压。在党中央粉碎“四人帮”之后的1977年1月,正是周总理逝世一周年的日子,全党和全国各族人民广泛开展对周总理的悼念活动,尽情表达对敬爱的周总理的深切怀念。诗人柯岩怀着这种强烈而美好的感情,写下了这首抒情诗。 整体感知———生字正音 谷穗( ) 宿营( ) 篝火( ) 海防( ) 沉甸甸( ) suì sù ɡōu fánɡ diàn 口语中也读chén diān diān 整体感知———理解词语 征途: 轰鸣: 沉甸甸: 松涛: 篝火: 海防: 远行的路途,行程。 发出轰隆轰隆的巨大声音。 状态词。形容沉重。 松林被风吹动时所发出的像波涛一样的声音。 原指用笼子罩着的火,现借指在空旷处或野外架木柴、树枝燃烧的火堆。 在沿海地区和领海内布置的防务。 整体感知———题目解说 周总理,你在哪里 鞠躬尽瘁为人民,人民永远想念你 整体感知———文章层次 本诗可分为哪几个部分?试梳理概括。 第一部分(1):直抒胸臆,抒发对周总理的敬爱与怀念之情,奠定抒情基调。 第二部分(2~7):着重刻画周总理的光辉形象,进一步表现崇敬、思念之情。 第三部分(8、9):全诗抒情的高潮,表明周总理永远活在人民心里。 合作探究———文本探究 周总理,我们的好总理, 你在哪里啊,你在哪里? 你可知道,我们想念你, ———你的人民想念你! 诗歌第一节运用了什么修辞手法?有什么表达效果? 运用了呼告和反复的修辞手法,直抒胸臆,抒发了人民对总理无比强烈的思念之情。 合作探究———文本探究 状元贴士 呼告 呼告是在行文中直呼文中的人或物的一种修辞手法。也就是对不在眼前的人或物直接呼唤,直接对话。一般分为呼人、呼物两种形式。运用呼告,可以抒发强烈的思想感情,增强感染力,并引起读者强烈的感情共鸣。 诗中多次运用反复这一修辞手法,体会其表达效果。 位置 表达效果 第1节 第2—5节 第7节 “你在哪里”“想念你”连续反复,抒发了人民对总理无比强烈的思念之情 “对着高山喊”“对着大地喊”“对着森林喊”“对着大海喊”间隔反复,强调人民对总理怀念之深切;“他刚离去”连续且间断反复,衬托出总理日夜奔忙的辛劳形象 “轻些呀,轻些”连续反复,表现了人民对总理的爱戴 合作探究———文本探究 位置 表达效果 第8节 第9节 “在这里”连续反复五次,强调人民找到总理后的欣喜之情;“在一起”连续反复四次,表达人民对总理的爱戴 “想念你”连续反复四次,与开头呼应,再次强调了人民永远怀念总理 合作探究———文本探究 状元贴士 反复 反复是一种常见的修辞手法,一般分为“连续反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