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第 一 单元水 课标解读 核心概念: 1.物质的结构与性质 2.物质的变化与化学反应 4.能的转化与能量守恒 学习内容与要求: 1.1物质具有一定的特征与功能 ②能根据物体的特征或材料的性质将两种混合在一起的物体分离开来,如分离沙和糖、 铁屑和木屑等。 1.2空气与水是重要物质 ⑦说出冰、水、水蒸气在状态和体积等方面的区别,知道三者虽然状态不同,但都是同一 种物质。 ⑧观察并描述水沸腾或结冰的现象;了解一般状况下,水沸腾和结冰时的温度,知道温度 是影响水沸腾和结冰的重要因素。 2.1物质的三态变化 ②描述加热或冷却时常见物质发生的状态变化,如水结冰、冰融化、水蒸发和水蒸气 凝结。 2.2物质的溶解和溶液 ③描述一定量的不同物质在一定量水中溶解情况。 ④知道是否搅拌和温度高低是影响物质在水中溶解快慢的常见因素。 2.3物质变化的特征 ⑤知道有些物体的形状或大小发生变化,如被切成小块、被挤压、被拉伸等,构成物体的 物质没有改变。 4.1能的形式、转移与转化 ②描述测量物体温度的方法,知道摄氏度是表示物体冷热程度的常用温度标准单位。 ③知道物体一般具有热胀冷缩的性质,知道水结冰时体积会膨胀。 教材分析 本单元旨在引导学生探究水及其状态的变化,帮助他们建立物质不断变化的科学概念。 学生将学习水的三态:固态、液态和气态,探究水蒸发、沸腾、结冰和冰融化的现象,比较 不同形态的水的特点。他们还将探究水能溶解多少物质以及影响溶解速度的因素,了解 物质在水中的变化和影响这种变化的因素。根据物体的特征或材料的性能将混合物体 分离,理解物体形状或大小的变化并不影响物质的构成。 教学策略 1.创设情境,指导学生用观察、实验等方法探究物体的特征和物质的性质。 2.引导学生感受物质变化与化学反应的真实存在,让学生通过动手操作和体验,发现某 些物体的形状和大小发生变化后构成这些物体的物质本身并没有改变,初步认识物理 变化的现象。 主要学习活动 1.观察 2.测量 3.实验探究 ( 59 ) 三年级科学上 ·JK 第1课时水到哪里去了 课型 观察探究课 课时 1 学情分析 水是我们生活中最常见的物质之一,水的作用很大,但大部分学生很少留心观察生活中 常见的水。我们期待学生关注并以科学的方法探究水的相关问题。 核心素养 目标 科学观念 *知道日常生活中存在水的蒸发现象,水在一定条件下会变成水蒸气。 *认识到水蒸气是一种无色无味、透明、看不见、摸不着的气体。 科学思维 *通过观察水的蒸发现象,比较、分析、归纳出水和水蒸气的异同。 探究实践 *描述生活中水的蒸发现象,并说一说我们是怎么观察到蒸发现象的。 *初步经历“水到哪里去了”的探究活动,对水的蒸发现象提出科学合理的解释。 态度责任 *形成细致、客观的观察态度,培养对水深入研究的好奇心。 *意识到水在人们生活中的重要性。 教学重难点 重点 知道并理解水会蒸发,总结水与水蒸气的相同点和不同点。 难点 设计对比实验来观察“水到哪里去了”并多角度、多方式解释观点。 教学准备 教师准备 两个透明的玻璃杯、塑料薄膜(保鲜膜)、一块抹布、一盆绿萝盆栽、一个密封塑 料袋、教学课件等。 学生准备 学生活动手册等。 教学过程 师生活动指导 设计意图 一、聚焦 (3分钟) 1.教师:同学们,今天老师给大家带来了一个神奇的魔术表演哟! 请大家仔细看,老师的魔术即将开始。 2.用湿抹布在黑板上擦几下,过一会儿,黑板就变干了。 3.提问:你们觉得这个魔术神奇吗 为什么黑板一下子就变干了 呢 黑板上的水跑到哪里去了呢 今天我们就一起来探索一 下吧! 以“魔术”导入,调动了学 生的积极性,迅速聚焦到 本课探究的问题上。 二、探索 (24分钟) 活动一:思维碰撞,水去哪了 1.展示两幅图片:湿的手变干了、雨天过后有积水的水洼变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