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课件网) 时代拷问:中国“向何处去”? 1840 鸦片战争 1856 第二次 鸦片战争 1864 甲午战争 1894 瓜分狂潮 1851 1860 1912 边疆危机 工 业 革 命 第二次工业革命 太平天国运动 → 洋务运动 晚 清 时 期 1898 1900 义和团运动 戊戌维新运动 八国联军侵华战争 第六单元 辛亥革命与中华民国的建立 第18课 辛亥革命 【课程标准】 理解孙中山三民主义的基本内容,理解辛亥革命对中国结束帝制、建立民国的意义及历史局限性。 黄花岗七十二烈士陵园 中国同盟会机关报 狭义:指发生于旧历辛亥年(1911年)的武昌起义。 广义:指以孙中山为首革命党人为推翻清王朝、建立资产阶级民主共和国而进行一系列的努力。 一、山雨欲来 ———背景篇 辛亥革命前,500多个不平等条约中,仅从《南京条约》到《辛丑条约》的8次主要赔款,就被勒索19亿两多银元,相当于1901年清政府全年财政收入的16倍。 ———人民日报 2001年10月9日 你的地盘我做主 量中华之物力 结与国之欢心 1.《辛丑条约》→清政府成为工具, 中国完全沦为…… 2.清末新政、预备立宪,激化阶级矛盾 3.戊戌变法失败,资产阶级改良道路行不通 清廷以“新政”挽救王朝气数的动机,却换来了推翻王朝以实现改革的结果:新式学堂培养了近代学生,因而造就了成批反封建斗士;新政发展工商,却促进了资本主义的发展;新军淘汰了旧军,结果却铸成了把枪口指向清王朝的武装力量…… ———陈旭麓《近代中国社会的新陈代谢》 皇族内阁 时代主题: 革命推翻清政府, 已成为社会的主题。 必然性 历史的发展决不会是无缘无故的,总由当时的客观大趋势所决定,这就是必然性。 ———金冲及 一、山雨欲来 ———背景篇 时代主题:革命成为时代主题 经济基础:民族资本主义的发展 阶级基础:民族资产阶级力量壮大 思想基础:民主思想的广泛传播 20世纪初,民族资本主义……有了比较迅速的发展。1901年至1911年,全国新设立的厂矿有320多家,资本总额1亿多元,是以前三十余年的两倍多。 ———人教版《中国近现代史》(上册) 一、山雨欲来 ———背景篇 时代主题:革命成为时代主题 经济基础:民族资本主义的发展 阶级基础:民族资产阶级力量壮大 思想基础:民主思想的广泛传播 组织准备:资产阶级革命团体和政党的建立 (兴中会 → 同盟会) 兴中会:1894年,孙中山在檀香山建立 中国第一个资产阶级革命团体。 1905年,中国同盟会在日本东京成立 驱除鞑虏 恢复中华 创立民国 平均地权 前提 保障 核心 推翻清政府统治 推翻君主制 建立共和国 解决土地问题 民族主义 民权主义 民生主义 孙中山在《民报》发刊词中把中国同盟会纲领阐发为“三民主义”。 (三民主义) 民族革命 政治革命 社会革命 中国同盟会是中国 第一个全国性的统一的资产阶级革命政党 三民主义是中国同盟会的政治纲领;成为 辛亥革命的指导思想 一、山雨欲来 ———背景篇 时代主题:革命成为时代主题 经济基础:民族资本主义的发展 阶级基础:民族资产阶级力量壮大 思想基础:民主思想的广泛传播(三民主义) 组织准备:资产阶级革命团体和政党的建立 (兴中会 → 同盟会) 军事准备:黄花岗等一系列武装起义 浙皖 起义 萍浏醴起义 黄花岗起义 镇南关 起义 吾志所向, 一往无前, 愈挫愈奋, 再接再厉! ———孙中山 祖国沉沦感不禁, 闲来海外觅知音。 金瓯已缺总须补, 为国牺牲敢惜身! ———秋瑾集鹧鸪天·祖国沉沦感不禁》 黄花岗七十二烈士陵园 是役也,碧血横飞,浩气四塞,草木为之含悲,风云因而变色……斯役之价值,直可惊天地、泣鬼神,与武昌革命之役并寿。 ———孙中山《黄花岗烈士事略》序文 一、山雨欲来 ———背景篇 时代主题:革命成为时代主题 经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