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第2课时 地球的形态 【情境创生】 我国载人航天工程首位航天员杨利伟在回忆从太空中俯瞰地球的感受时,这样写道:“地球真的太漂亮了,漂亮得无可比拟!”地球如此美,那你知道地球的形状和大小吗 【基础堂清·回归教材】 知识点一 地球的形状 1人类对地球形状的认识,大体经历了下列四个阶段,麦哲伦船队环球航行属于的阶段是 ( ) A.直觉认知“天圆地方” B.推测地球是一个球体 C.证实地球是一个球体 D.确证地球是一个球体 2【教材素材·拓展】 下图为某天文爱好者拍摄的月全食在不同阶段的照片。月全食景象可以反映出 ( ) A.地球公转的周期 B.地球绕月球自转 C.地球的大小 D.地球的形状 3下列诗句能够反映地球的形状是球体的是 ( ) A.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 B.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 C.黄河之水天上来,奔流到海不复回 D.飞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银河落九天 知识点二 地球的大小 4关于地球的形状和大小,叙述不正确的是 ( ) A.地球是个球体 B.平均半径是6 371千米 C.表面积约5.1亿平方千米 D.最大周长约2万千米 5关于地球赤道半径、极半径、平均半径长度的叙述,正确的是 ( ) A.赤道半径>平均半径>极半径 B.赤道半径=极半径=平均半径 C.赤道半径<极半径<平均半径 D.赤道半径>极半径>平均半径 知识点三 地球表层 6地球表层的圈层由低到高的顺序是 ( ) A.岩石圈—大气圈—水圈—生物圈 B.岩石圈—水圈—大气圈—生物圈 C.岩石圈—水圈—生物圈—大气圈 D.大气圈—生物圈—水圈—岩石圈 7人类所属的地球表层系统是 ( ) A.岩石圈 B.大气圈 C.水圈 D.生物圈 【素养日清·链接中考】 【情境练】 2023年4月20日,“天宫对话—神舟十五号航天员乘组与上海合作组织国家青少年问答”活动在上海召开,神舟十四号航天员蔡旭哲与神舟十五号航天员费俊龙、邓清明和张陆一起回答了青少年的提问,回应了他们对于太空的向往和好奇。读图,回答8~9题。 图1 图2 8从图2中国航天员在空间站拍摄到的地球照片中,可以推测出 ( ) A.地球的形状 B.地球的大小 C.地轴倾斜的角度 D.地球的公转 9照片只展示了地球部分面貌,若想知道地球大小,下列描述能够体现的有 ( ) ①地球表面积 ②陆地平均海拔 ③地表海洋深度 ④地球平均半径 A.①② B.②③ C.③④ D.①④ 10与诗句“坐地日行八万里,巡天遥看一千河”最吻合的地点是 ( ) A.赤道 B.北极圈 C.南极 D.北回归线 【素养练】 有一天,住在地球某地的“咸蛋超人”准备穿越地心前去拜访位于地球另一端的“面包超人”,并决定“遁地”前去。于是,他从家中钻入地底,始终保持直线前行,并穿越地心来到“面包超人”家。据此回答11~13题。 11“咸蛋超人”此次穿行的距离约为 ( ) A.4万千米 B.6 371千米 C.8万千米 D.12 742千米 12两位超人很久没见,准备进行飞行比赛,他们选择绕赤道一周。他们要飞行的距离约为 ( ) A.400千米 B.40 000千米 C.4 000千米 D.400 000千米 13他们看到地球污染严重、满目疮痍,商量着给地球做一件“外衣”。他们至少要用多少布料 ( ) A.5.1亿平方千米 B.4万平方千米 C.6 371平方千米 D.5.1平方千米 14【地理实践】 下面是某班同学做的“地球的形状”实验研究。阅读图文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材料 将篮球作为地球,将铅笔作为帆船,笔尖朝下。(如下图所示) (1)实验1:铅笔在篮球上移动,可由近到远移动,也可由远到近移动。发现随着铅笔由近到远移动,铅笔头会慢慢不见,铅笔的长度会慢慢变 _____ 。 实验2:铅笔在木板上移动时,所看到的铅笔长度和铅笔头位置 _____ (会/不会)发生变化。 (2)通过实验“铅笔在篮球和木板上的移动”及现实生活中相似的现象,证明地球的形状是一个 _____ 。 (3)观察大海上驶向远处的帆船,与上面实验相似,总是 _____ 先消失,最后 __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