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讲 撒哈拉以南的非洲 欧洲西部 极地地区 考点一 撒哈拉以南的非洲 1.地理位置:东临A印度洋,西临B大西洋。大部分位于热带。 2.地形:以高原为主,C东非高原,D南非高原,E埃塞俄比亚高原,F刚果盆地。 3.黑种人的故乡: (1)居民:现有的7亿人口中90%以上是黑种人。 (2)文化:黑种人的鼓舞、非洲雕刻是典型的文化特色。 (3)迁移:西方殖民者入侵非洲,贩卖黑人奴隶至美洲等地。 4.充满生机的大地: (1)生物资源:被称为“天然野生动物园”。 (2)主要气候:以热带雨林气候和热带草原气候为主,被称为“热带大陆”。 (3)气候影响农牧业生产。 ①生活:马赛人过着逐水草而居的游牧生活。 ②生产:气候的异常导致洪涝和干旱灾害,对当地农业生产带来很大的影响。 5.单一商品经济: (2)现状:只生产和出口一种或几种经济作物和矿产品,而国内需要的粮食、日用品、工业品等大都依赖进口,使其在国际贸易中处于不利地位。 (3)原因:长期的殖民统治。 (4)经济发展。 ①充分利用资源优势,努力改变过分依赖单一产品的局面; ②积极加强区域内联合,并寻求跨区域的国际合作,已取得了显著成效。 【微提醒】 1.非洲气候分布特点:以赤道为轴,呈南北对称分布。 2.撒哈拉以南的非洲在国际贸易中的地位: 3.撒哈拉以南的非洲贫困的原因: (1)长期的殖民统治。 (2)单一的经济结构。 (3)国际贸易中存在着不合理的商品交换。 (4)人口增长过快,人口、资源、环境之间矛盾突出。 考点二 欧洲西部 1.地理位置: (1)纬度位置:大部分位于北温带,中纬度。 (2)海陆位置:位于欧洲的西半部,北临A北冰洋,西临B大西洋,南临C地中海。 2.地形:以平原为主。 3.工业文明的摇篮: (1)概况:面积约占欧洲的一半左右。人口稠密,国家众多,是世界上发达国家最集中的地区。 (2)工业:工业革命的发源地,高新技术产业以及高端制造和精细加工等行业领先。 4.畜牧业和园艺业: (1)气候类型:有世界上最典型的温带海洋性气候和地中海气候。 (2)气候与农业。 气候类型 温带海洋性气候 地中海气候 分布区域 中纬度地区的大陆西岸 地中海沿岸 气候特征 气候温凉、潮湿、多雨多雾、日照少 夏季炎热干燥,冬季温和多雨 重要影响 多汁牧草生长旺盛,草原常年可放牧 利于耐旱农作物的生长 主要物产 肉类、奶制品 油橄榄、无花果、柑橘、葡萄、小麦、大麦、玉米 地位 重点发展乳畜业,丹麦、荷兰是世界著名的乳畜生产大国 蔬菜、花卉、水果等种植面积不断扩大,成为著名的园艺业基地 5.繁荣的旅游业: (1)概况。 发展 优势 自然因素 气候宜人,自然风光秀丽。地中海沿岸碧海沙滩、北欧峡湾海岸曲折幽深、阿尔卑斯山脉雪山连绵 人文因素 是西方文明的重镇,有历史名城、古老建筑、名人故居等 主要地位 国际旅游业最发达的地区,已成为许多国家国民收入的主要来源 便利条件 交通发达、旅游设施完备、多数国家使用统一货币———欧元、十分重视旅游业的开发建设、注意旅游资源的保护 (2)主要旅游景点。 【连一连】 考点三 极地地区 1.概况: 项目 北极地区 南极地区 位置 泛指北极圈以北的地区 泛指南极圈以南的地区 范围 以北冰洋为核心,周围被大陆和岛屿环绕,A亚洲,B欧洲,C北美洲,D格陵兰岛 包括南极大陆及其周边海洋, E印度洋,F太平洋,G大西洋 地表特征 以海洋为主 “冰雪高原” 生物资源 北极熊 企鹅 居民 因纽特人 无 气候 寒冷、干燥,不如南极冷,降水比南极多 酷寒、烈风、干燥,有“寒极”“白色荒漠”之称 科考站 我国第一个北极科考站———e黄河站 a长城站,b中山站,c昆仑站,d泰山站 科考时期 6-8月 每年11月到次年3月 2.极地保护在行动: (1)环境问题:全球气候日益变暖、南极上空臭氧层空洞、燃油泄漏、过度捕杀等。 (2)主要措施:①建立科学考察站;②签订《南极条约》。 【易错点】 南极地区无常住居民,北极地区有因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