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课件网) 谏逐客书 李斯 劝谏是一门艺术。商朝比干劝谏商纣王,被挖心;西汉晁错劝谏汉景帝削藩,被腰斩;战国邹忌向齐宣王上谏,成功。 导入 卑微打工人李斯如何劝说上司秦始皇不赶走自己? 1、梳理内容,积累重要文言实词、虚词 和特殊句式。 2、剖析思路,学习作者的论证方法。 3、知人论世,赏析劝谏艺术价值。 4、勇担使命,加深对“抱负与使命”的认识。 素养目标 解题 劝谏(用言语规劝君主尊长改正错误) 驱逐 客卿(指的是那些在秦国做官的其他诸侯国的人。) 古代臣子向君主陈述政见的文体 题解: 就逐客一事劝谏秦王而写的奏章 奏疏:上书给天子的文章的通称。在古代,臣子向皇帝进呈的文章有各种专门名称。 「章」是用来谢恩的; 「奏」是用来弹劾,即揭发别人的; 「表」是用来陈述衷情的; 「议」是用来表示不同意见的; 「疏」也是臣下向皇帝陈述政见或有所劝谏的文章。如汉朝贾谊的《论积贮疏》,唐朝魏徵的《谏太宗十思疏》等等。 古代文化常识补充 知人:李斯的“老鼠哲学” 一 他年轻时,起初在乡村做管理文书的小官。看到公署厕所里的老鼠在吃脏东西,每逢有人或狗走来时,就受惊逃跑。 后来,李斯又看到粮仓中的老鼠,吃的是屯积的粟米,住在大屋子里,更不用担心人或狗的惊扰。 感叹道:“人之贤不肖譬如鼠矣,在所自处耳!”意思是说一个人有出息还是没有出息,就如同老鼠一样,是由自己所处的环境所决定的。 贵贱穷通,“在所自处”,做仓中之鼠———李斯的人生观 厕鼠与仓鼠 苦于贫贱而贪恋富贵是李斯人生观、价值观的核心。这种思想是他人生之梦得以实现的动力,也是葬送他身家性命的祸根。这就是李斯的“老鼠哲学”———穷通所处”。基于此,李斯辞去了小史官职,从荀卿学“帝王之术”,学成之后,欲西入秦时向荀卿告辞时说了一句话:“诟莫大于卑贱,而悲莫甚于贫穷。” 早年为郡小吏,后从荀子学帝王之术,学成入秦。初被吕不韦任以为郎,后劝说秦王政灭诸侯、成帝业,被任为长史。秦王采纳其计谋,遣谋士持金玉游说关东六国,离间各国君臣,又任其为客卿。 1 秦王政十年(前237年)下令驱逐六国客卿。李斯上《谏逐客书》阻止,为秦王政所采纳,不久官为廷尉。在秦王政统一六国的事业中起了较大作用。 2 秦统一天下后,还参与制定了法律,统一车轨、文字、度量衡制度。 3 他是秦代散文的代表作家,现存 《谏逐客书》《泰山刻石文》《瑯玡台刻石文》等,以前者最为著名。 4 李斯:一只才华横溢功勋卓著的粮仓鼠 1、引同窗好友韩非到秦国,又嫉妒其才能,设计将其害死。 2、秦统一天下后,被任为丞相。他建议拆除郡县城墙,销毁民间的 兵器,以加强对人民的统治;反对分封制,坚持郡县制;又主张焚烧民间收藏的《诗》、《书》、百家语,禁止私学,以加强专制主义中央集权的统治。 3、秦始皇死后,他与赵高合谋,伪造遗诏,迫令始皇长子扶苏 自杀,立少子胡亥为二世皇帝。后为赵高所忌,于秦二世二年 (前208年)被腰斩于咸阳闹市,并夷三族。 李斯:一只利欲熏心胆大包天的硕鼠 论世:秦王为何“逐客”? 李斯为何要“留”? 二 逐客的原因向来有不同说法。 一是“郑国修渠案”引发逐客,依据是《史记 李斯列传》:“会韩人郑国来间秦,以作注溉渠,已而觉。秦宗室大臣皆言秦王曰:‘诸侯人来事秦者,大抵为其主游间于秦耳,请一切逐客。’李斯议亦在逐中。斯乃上书曰……” 第二种说法认为逐客是因为嫪毐叛乱事而起。据《史记 吕不韦列传》,“(始皇九年)九月,夷嫪毐三族,……诸嫪毐舍人皆没其家而迁之蜀”,逐客即由此而来。 第三种说法认为逐客是针对吕不韦的宾客势力。《史记 吕不韦列传》载“秦王十年十月,免相国吕不韦”,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