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D: 22194725

选择性必修中册古诗词诵读李商隐《锦瑟》最好的解读:意象特点——美丽与哀愁

日期:2025-02-23 科目:语文 类型:高中素材 查看:33次 大小:19623B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1/4
选择性,好的,美丽,特点,意象,解读
  • cover
选择性必修中册古诗词诵读 李商隐《锦瑟》最好的解读:意象特点———美丽与哀愁 从《锦瑟》诗中美丽哀愁的意象入手进行解读,通过详实的诗作依据,证明这些意象是李商隐所偏好的,以及意象背后附着的李商隐独特的性格特征。 整首诗中的意象充满了凄美浪漫的情调。但是请大家注意,首先我们应该看到不仅这首诗的创作时间是在李商隐人生的最终时刻,并且其中所运用的意象也都是李商隐一生所偏好的集大成。意思是说李商隐过去在创作文字中持续闪烁的吉光片羽,都汇聚到这首押卷的代表作里,其实凡是李商隐所好用的诗歌意象,大都具有同一个特点,也就是美丽与哀愁的共同结晶。 01春心 以“春心”来看,这个词在李商隐的诗中一共出现两次,包括“春心莫共花争发,一寸相思一寸灰”。追踪这个词汇,最早的源头是来自楚辞《招魂》的“湛湛江水兮上有枫。目极千里兮伤春心。“如此一来,屈原那执着不悔的浪漫多情的精神已经为他灌注了一种纯净优美的血脉,而这一份无比纯洁执着美好的心灵又那么脆弱,容易受到伤害。于是李商隐的诗中更常出现伤春这个词,例如说: “年华无一事,只是自伤春。” “君问伤春句,千词不可删。” “我为伤春心自醉,不劳君劝石榴花。” “莫惊五胜埋香骨,地下伤春亦白头。” “曾苦伤春不忍听,凤城何处有花枝。” “天荒地变心虽折,若比伤春意未多。” 最后还有一个例子“芳心向春尽,所得是沾衣”,虽然没有直接出现伤春这个词汇,但是其实更加清楚表现出伤春的悲哀。试看那份无比美好的心灵,随着春天的流逝逐渐残缺殆尽,而所得的竟只有沾衣的眼泪而已。这已经初步显示了李商隐一心追求美好的事物却又总是受到伤害的人生体验。 02无端 而李商隐对这样的人生充满了无法理解的困惑,不明白为什么会有这样的遭遇,为什么会发生这样的事情,而造成这些现象的道理又何在,于是往往升起一种莫名所以的、无缘无故的无奈感。所以他的诗里也常常发出“无端”的感慨,那这也成为李商隐诗歌中常常出现的语词,例如说: “秋蝶无端丽,寒花只暂香。” “人岂无端别,猿应有意哀。” “潭州官舍暮楼空,今古无端入望中。” “无端嫁得金归婿,辜负乡亲是早朝。” “云鬓无端怨别离,十年移易住山期。” 像这些例句都用“无端”表达出一种事出意外,难以言全而莫名所语的感受,不过以上这些这几个词,虽然在数量上颇为令人注目,但是它却不是李商隐的特有现象,而是中晚唐诗人很普遍常见的惯用词。如果我们在《全唐诗》里面搜寻起来,不仅数量很多,而且在运用的内涵上看李商隐也很接近。 03晓梦 真正专属于李商隐的专利,可以展现出他与众不同的美学品味,和他的心灵趋向的其实是“晓梦”和“锦瑟”这两个用语,在全唐诗里,“晓梦”这个词一共出现21次,单单李商隐就占了4次之多,将近1/5。所以是别的诗人难以望其项背的,可见李商隐对这个词汇的钟爱。 而什么叫“晓梦”呢?为什么李商隐偏好“晓梦”这个词?那是因为“晓梦”就是清晨破晓时所做的梦,由于接近日出的时刻,又是清醒之前所做的最后一场梦,因此它的特点是短暂而清晰,这就道出追忆平生的时候,那记忆犹新却又稍纵即逝的感受。更何况“庄生晓梦迷蝴蝶”的梦境是如此美丽缤纷,有如庄子梦蝶一般,彩翼双飞,徐徐然翩翩然,与繁花互相辉映,梦中人当然流连忘返沉迷不可自拔。 果然李商隐诗里面直接提到蝴蝶的总计有29首,蝴蝶点缀在诗人的梦里梦外,正是那一片春心的化身。然而那小小的轻盈的春天精灵,同样是那么脆弱,容易受到伤害,和春花一样短暂,所以说它可以算是伤春的典型事物。蝴蝶点缀在“晓梦”中,就更增加好梦难留的惆怅感。 04锦瑟 但是更值得注意的是锦瑟这个意象,我们查了全唐诗里总共只出现11次,而单单李商隐也就用了4次。整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