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节 跨学科实践:制作微型密度计 制作微型密度计 1.小明制作了一个简易密度计,取一根粗细均匀的饮料吸管,在其下端塞入适量金属丝并用石蜡封口(如图所示)。他将密度计放入水中,竖立静止后,在密度计上与水面相平处标上1.0 g/cm3;将密度计分别放入密度为ρA、ρB的两种液体中,竖立静止后,在密度计与液面相平处标上A、B。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 A.ρA>1.0 g/cm3 B.ρB<ρA C.密度计在液体A、B及水中受到的浮力大小相等 D.密度计在液体A中受到的浮力大于在液体B中受到的浮力 2.(2024扬州期末)小明在饮料吸管中塞入一些细铁丝作为配重,并将一端封闭,制作了一只简易密度计;将其先后放入甲、乙两杯液体中,当密度计静止时,两杯中液体深度相同,如图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甲 乙 A.密度计在甲杯液体中受到的浮力更大 B.密度计的刻度线,越往上标注的密度值越大 C.乙杯中液体的密度比甲杯中的液体密度小 D.密度计放入后,乙杯中液体对容器底的压强更大 3.实验小组制作简易密度计:在吸管的一端塞入一些铜丝作为配重,并用石蜡将吸管的两端封闭起来。 甲 乙 (1)如图甲所示,这根吸管竖直漂浮在不同液体中时,液体的密度越大,它露出液面部分的长度越 (选填“长”或“短”)。 (2)如图乙所示为设计好的密度计的一部分,其刻度线上至A点下至C点,测量范围是1~1.6 g/cm3。若把这个密度计放入某种液体中,液面位置恰好在AC的中点B处,则这种液体的密度 (选填“大于”“小于”或“等于”)1.3 g/cm3。 (3)若只增加配重,该密度计C处对应的刻度值将变 ;在配重不变的情况下,选用细的吸管,测量误差将会 一些。(均选填“大”或“小”) 1.(五育文化)盐水选种是一种常用的选种方法,将待选的种子放入浓度适当的盐水中,良种沉入水底、次种则漂浮于水面,如图甲所示。农民为了方便检验自制的盐水浓度是否合适,在一端封闭的吸管内放入一些铁砂制成了简易密度计。首先将密度计放入标准盐水中,在吸管上标出水面的位置,如图乙所示,再将密度计放入自制的盐水中,如图丙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 甲 乙 丙 A.良种的密度小于次种的密度 B.图丙中密度计所受的浮力大于图乙中密度计所受的浮力 C.图丙中的自制盐水需要通过加水配成标准盐水 D.若只换用更细的吸管制作密度计可以提高密度计的测量精度 2.(2024苏州吴江区期末)利用一根吸管制作一个简易密度计,图中四种刻度的标示合理的是( ) A. B. C. D. 3.老师给了刘羽一个量筒,给了项邦一个弹簧测力计,让他们分别测量两个相同金属球浸没在水中时受到的浮力大小。刘羽用量筒和水测出了金属球的体积为20 cm3,随后他计算出了金属球在水中受到的浮力为 N,项邦则用弹簧测力计测出了金属球的重力G,随后将金属球浸没水中并读出弹簧测力计的示数F=1.8 N,再计算出了金属球的浮力,发现与刘羽的一致,则金属球的重力G= N。随后他们又制作了一个密度计,测量了如图甲、乙两种液体的密度,则密度较大的是 液体。(g取10 N/kg) 甲 乙 4.(科学探究)小华同学参与了一项“制作简易密度计”的跨学科实践活动,他用一根长约20 cm的圆柱状饮料吸管、一段细铜丝、石蜡等材料制作了一个简易密度计,称得其总质量为10 g。 甲 乙 丙 丁 戊 (1)制作时,先把吸管两端剪平,用石蜡把端口密封,将一些铜丝密绕在吸管的下端是为了降低 ,使其能竖直漂浮在液体中,该自制密度计漂浮时受到的浮力为 N。 (2)将自制密度计分别放入水中和密度分别为1.1 g/cm3、1.2 g/cm3的食盐水中,待漂浮稳定后用记号笔分别在液面齐平处标出刻度A、B、C(如图甲),刻度A处应标示的密度值为 g/cm3。在标记刻度过程中,发现相邻两刻度线之间的距离较小,为提高测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