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件编号2220056

北师大版高中历史必修二:1.2精耕细作的传统农业 课件(共14张)

日期:2024-06-16 科目:历史 类型:高中课件 查看:32次 大小:2438830Byte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1/7
北师大,14张,课件,农业,传统,精耕细作
  • cover
课件14张PPT。2.精耕细作的传统农业古代农业生产体系早期农业的出现耕作方式和技术进步水利灌溉工程土地制度和赋税制度调整生产工具的革新重点:古代农业耕作方式的转变,以此为线索了解影响古代农业发展的因素。 难点:精耕细作的含义动力,理解小农经济特征及对其评价。一、小农经济的形成2.含义:3.特征:探究:与自然经济的区别联系?1.背景:a.战国时铁犁牛耕出现b.封建土地私有制确立生产力发展生产关系调整c.农民以所有权或租佃权获取一份土地且自有工具3.特征:分散性:封闭性:稳定性:以家庭为生产和生活单位农业和家庭手工业相结合产品用于消费一般不交换封 建 国 家休养生息轻徭薄赋佃农地主自耕农田赋人头税地租徭役兵役田赋抑制兼并兼并土地不幸沦为激化矛盾农民起义死亡逃亡屯田均田诞生新国家产生新自耕农力役封建国家、地主、农民的关系一、小农经济的形成1.背景:a.战国时铁犁牛耕出现b.封建土地私有制确立c.农民以所有权或租佃权获取一份土地且自有工具3.特征:分散性:封闭性:稳定性:以家庭为生产和生活单位农业和家庭手工业相结合产品用于消费一般不交换生产力发展生产关系调整落后性:脆弱性:探究:自然经济与小农经济区别联系1.时间不同:2.本质不同:前者产生于原始社会后者产生于春秋战国前者:指产品满足消费而非用于交换,后者:指生产规模狭小,以家庭为单位;与商品经济相对立。随社会发展,与商品经济联系加深。3.二者联系:战国后,小农经济就是自然经济。二.水利工程兴修:a.春秋战国:b.秦汉时期:芍陂 (淮河流域)郑国渠(渭河流域)王景治理黄河都江堰(长江上游)西域坎儿井白渠、漕渠灵渠:勾通长江和珠江春秋:楚国秦朝东汉3.水利工程兴修:a.春秋战国:b.秦汉时期:芍陂 (淮河流域)郑国渠(渭河流域)王景治理黄河都江堰(长江上游)西域坎儿井白渠、漕渠灵渠:勾通长江和珠江春秋:楚国秦朝东汉三、精耕细作农业的突出成就耕作方式演变:工程、技术进步:刀耕火种铁犁牛耕由粗放型到集约型1.扩大耕地面积:2.提高复种指数:3.革新生产工具:4.施肥选育种:间作复种套种圩田代田法(西汉)耧犁曲辕犁案例二:嫁接案例一:套种玉米与辣椒案例一:套种特征:玉米高杆作物辣椒矮杆作物结果:玉米因通风透光高产辣椒因避免高热阳光照射,无日光斑、高温病毒侵害。倭(南)瓜嫁接黄瓜案例二:嫁接特征:南瓜根系发达,茎叶肥大。黄瓜:根小、茎细、叶窄。结果:长出无刺的“怪胎”,比黄瓜大却没南瓜重。三、精耕细作农业的突出成就1.扩大耕地面积:2.提高复种指数:3.革新生产工具:4.施肥选育种:间作复种套种圩田代田法(西汉)耧犁曲辕犁案例二:嫁接案例一:套种四、小农经济的评价1.进步性: 拥有一定土地和生产资料,有较高积极性,是国家赋税徭役的主要承担者;是精耕细作传统农业的主要动力。2.局限性: 较小规模和简单性别分工,很难扩大再生产,阻碍社会分工和商品交换的发展,是后来影响资本主义萌芽重要因素。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