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第3课 抗日战争的胜利 (一)教学目标 1、知识与能力 (1)了解中共“七大”的中心任务,主要内容和历史意义; (2)分析日本无条件投降原因以提高辨别能力; (3)探讨抗战胜利的意义以理解抗日战争的历史地位,培养学生综合、比较、分析问题的能力。 2、过程与方法 (1)指导学生阅读教材,归纳中共七大的中心任务、主要内容,师生共同讨论分析中共七大的历史意义。 (2)学生自行分析促使日本无条件投降的因素,结合前面所学近代史知识分析探讨抗日战争胜利的历史意义。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中国共产党“七大”的召开是民主革命 出卷网时期最重要的一次大会,是一次团结胜利的大会,为争取抗战胜利和实现中国的光明前途准备了条件,进一步表明中国共产党的领导给中华民族的解放带来了光明。 (2)抗日战争的胜利,扭转了一百多年来中国 出卷网人民反抗外国侵略的屡败局面,洗刷了近代以来的民族耻辱,成为中华民族由衰败到振兴的转折点。中国人民为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胜利,作出了重要贡献,也作出了巨大的民族牺牲,树立民族自尊心和自信心,进一步增强爱国主义情感。 (3)应认识到中国抗日战争的胜利离不开国际援助,培养学生求真、求实精神。 (二)教学重难点 重点:中国共产党第七次全国代表大会和抗战胜利的意义。 难点:中国共产党第七次全国代表大会的意义 (三)课型: 综合课 (四)课时 一课时 (五)教学方法 教法:讲授法和问题教学法相结合 学法:阅读、讨论、探讨 (六)教学媒体 (七)板书设计 第3课 抗日战争的胜利 一、中共七大(1945年4月,陕西延安) 1、背景: 2、内容: 3、意义: 二、日本无条件投降 原因: 日本无条件投降时间:1945年8月15日 意义: 三、台湾光复 1945年10月25日 (八)、教学过程: 1.导入新课 媒体展示:国歌《义勇军进行曲》 师:大家知道我国的国歌诞生于什么时期? 生:抗日战争时期 师:对,它创作于1935年,诞生于抗击日本 出卷网帝国主义侵略的战争年代。1949年成为中华人民共和国的国歌,它象征着在任何时候任何地点,为捍卫国家和民族的尊严,中华民族的坚强斗志和不屈精神永远不会被磨灭。它通过扣人心弦的旋律,深深地印入了千百万群众的心间,极大地鼓舞了为抗日救亡而战的广大中国爱国军民,体现出中国共产党团结中华民族抗日救亡的思想路线。在卢沟桥事变爆发以后,日本帝国主义全面侵华,中国共产党从中华民族的利益出发,提出全面抗战路线,经过国共两党的努力,正式建立了抗日民族统一战线,开始了全民族的抗战。经过全民族八年的艰苦抗战,中国人民终于看到了胜利的曙光。下面我们就一起来学习新的一课———《抗日战争的胜利》。 【板书】第3课 抗日战争的胜利 2.具体教学过程 【板书】中共七大 第一步:展示图片<中国共产党第七次全国代表大会会场图>,让学生感受庄严、隆重的场面。 第二步引导学生阅读教材和材料《论联合政府》,并提出问题引发学生思考。 中国共产党第七次全国代表大 出卷网会是在什么的背景下召开?七大最需要解决的问题是什么?怎样尽快夺取抗战胜利?七大的光明前途是什么?怎样实现光明前途? (老师陈述七大召开背景,PPT展示七大的召开时间、地点、内容) 师:为什么中共要在抗战胜利的前夕召开党 出卷网的“七大”呢?它的原因是多方面的,首先在国际方面,1945年春夏之交,第二次世界大战形势发生了根本的变化,意大利法西斯已经灭亡,德国和日本法西斯也行将败亡,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胜利已成定局。国内方面,1944年日本由于在太平洋战场上失利,急于打通中国大陆南北交通线,因而在敌后战场收缩兵力,加强正面战场。共产党抓住这一有利时机转入局部反攻,将日军压缩在铁路沿线和较大城市,处在人民的包围之中。然而就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