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D: 2220178

华师大版高中历史第三册:6.28早期的西学东渐 教案

日期:2025-10-23 科目:历史 类型:高中教案 查看:40次 大小:24954B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1/4
华师大,高中,历史,第三,6.28,早期
  • cover
第六单元 明朝的兴亡与清前期的强盛 第28课 早期的西学东渐 [教学目标] 1.知道利玛窦来华的基本情况;了解早期西学传入在自然科学和人文学术方面的内容;掌握早期“西学东渐”在中西文化交流史上的积极意义。 2.通过对传教士的代表人物利玛窦来华传教 出卷网历史的学习,掌握早期西学东渐的背景和状况;通过对利玛窦和徐光启、李之藻合作的史实探察,感知早期西学东渐的特点和意义;通过大量历史信息的冲击,基本归纳整理早期西学东渐的历史,能够正确分析早期西学东渐的相关评价。 3.通过传教士来华和西学的传入历史的学习, 出卷网认识交往是人类历史发展的特性,是人类历史活动的重要内容,树立平等对话是人类交往的正确方式。理解异质文化与传统文化的交流与融合是民族发展的趋势,推动文化的进一步发展。克服固步自封,夜郎自大的意识,抛弃妄自菲薄、崇洋媚外的意识,形成正确的中外交往意识和世界意识。 [重点与难点] 重点:西学的传入 难点:评价西学东渐 说明: 1.传教士来华始自唐朝以前,但超出宗教内容 出卷网,进行科学文化传播是在明末。因此,从历史意义上讲,西学传入是鲜明的特征。从对中国历史的影响看,对明末知识分子领域产生了重大影响。从对以后历史发展和对今天现实的警示意义上讲,早期西学东渐也是具有突出的时代意义。 2.从知识积累上看,学生还 出卷网没有东西方文化交往的历史储备。从历史的复杂性来看,一是涉及到精神文化领域的交往,层次较高,其次是新航路发现、殖民、基督教传播、科学文化交流等内容交叉在一起,头绪比较多。从西学东渐这件事情来看,发生在真正的世界历史出现的时代交叉口,纵横理解和评价的难度自然增加。 [教学设计] 1.悠久历史联接东西双方--导入新课 出卷网:回顾历史引导解决什么是西学东渐,不仅导入新课,而且提醒学生关注西学东渐的内容突破了古代东西方交往的传统和藩篱,上升到一个新高度。同时运用马可波罗这样已经学过的内容又可直接导入传教士来华背景的学习,培养学生通过时间线索来把握历史的能力。 在远古时代,东西双方在对方眼中都是 出卷网一个梦,一个神话。希腊人最早把中国人称为“赛里斯人”,“身高达十三肘尺”,“寿逾两百岁”,“皮与河马相近,故万箭不能入”,中国人简直是半人半仙。我们的《山海经》也说西方人“其状如人,豹尾虎齿”。西方人在中国人的眼里也是半人半仙啊。著名的丝绸之路,从汉王朝到宋王朝长达1300年的历史长河中,在这古道悠悠的漫长商道上,美丽的丝绸作为主要介质在沟通东西方,可见,那时交流的主体是什么呢? 预设答案:器物交流占主体。 是啊,到13世纪,蒙古人西征,把欧 出卷网亚的交通渠道变得更为畅通,看看频幕上的这幅画面,此时有一个欧洲人倍受大元皇上忽必烈的亲睐,这个人是谁?他有何贡献? 预设答案:是马可 波罗,他后来向欧洲口述了,《马可 波罗行记》激发了欧洲人开辟新航路的兴趣和信心勇气,大航海时代来临了。 这件事情说明东西方交往还是持续了传统,书中重 出卷网点介绍的是中国的富庶繁华。物质交流还是核心内容。因此刺激了东西方新航路的发现,15世纪的大航海一开始,真正的世界历史也就开始了,中国也被纳入了世界体系之中,请观看一个画面,这仅有一面墙的天主教堂是什么地方?这里为何有天主教堂? 预设答案:澳门,因为在明朝后期,葡萄牙殖民者已经占据了我国澳门。 好的,殖民者利用澳门基地创 出卷网建了太平洋丝绸之路,但还是为了物质利益。可是能获取高额利润的商业,更加顺利安全的航行,为大量的欧洲人来华提供了经济的、地理的诸多方面的便利。也就在这个时期,西欧天主教一家天下的历史被打断了,请看画面,这是著名的德国人马丁 路德,他在1517年发动宗教改革运动,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