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D: 22202157

2025届高考语文专题复习:小说情节精品课件

日期:2025-02-21 科目:语文 类型:高中课件 查看:41次 大小:3622839B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1/12
2025届,高考,语文,专题,复习,小说
  • cover
(课件网) 小 说 复 习 ———情节 小说情节类题目 把握好故事情节,是读懂小说的关键,是整体感知小说的起点,更是欣赏小说艺术特色的基础。分析情节不是鉴赏小说的目的,而是手段,是为理解人物性格、把握主题服务的。 小说考查情节的题型有三种:概括故事情节、赏析情节手法、分析情节作用。考法有越来越细化和破解常规答题套路的趋势,解答小说情节题的关键是理清行文脉络,只有在理解小说内容的基础上,理清小说的行文线索和发展脉络,才能整体把握小说的情节结构,很好地解答这三种情节题。 题型一 概括故事情节 情节是塑造人物性格的主要手段。它以现实生活中的矛盾冲突为依据,经作家的集中、概括并加以组织、结构而成,事件的因果关系亦更加突出。它是小说中最具体可感的部分,是小说叙事结构中最重要的因素之一。 (一)小说情节的结构模式 1.常见传统小说模式(线性结构模式) 模式 解 读 单线结构 基本模式为开端———发展———高潮———结局,完整模式前面还会有序幕,后面还会有尾声。目前高考选文多为这样的结构模式。 双线结构 由两条线索组成,或一明一暗,或一主一副。 摇摆式 即通常所说的“一波三折式”。大多数小说的情节发展轨迹并不呈现为一条直线,不会很顺利地循着开端、发展、高潮、结局的方向行进,而往往会在发展或高潮处横生枝节,使情节发生波折,经历一定的波折后,再回到正轨,这就出现了情节的摇摆。情节的摇摆往往赋予小说更为摄人心魄的魅力。 对话式 以人物在特定场景中富有个性的对话,构成作品的主体。言为心声,这种形式便于突出人物性格特征,结构简洁明快。采用对话的模式,直接切入生活的横断面,透视人物的精神世界,将他们各自所持生活态度的差异显示出来;在有限的篇幅里,折射出较丰富的思想。 2.常见外国小说模式 模式 解 读 延迟式 作者竭力给故事、人物心理的紧张设置障碍,又不使读者觉得希望完全破灭,在这种捉迷藏式的游戏中,一环扣一环,实现小说的结构张力。如《牲畜林》,朱阿五次准备开枪打德国兵,都没有成功,作者一次又一次推迟小说的高潮和结局,这种情节设置作为小说的一种结构特点,叫作“延迟”。 突转式(欧·亨利式) 在结尾处,情节突然向相反方向转变,揭示真相,而这个真相通常都出人意料;但由于前面的情节早已埋下伏笔,照应前面的情节,一切又都在情理之中,从而增加小说情节的生动性。如《麦琪的礼物》。 横截 面式 将时空浓缩到一个小小的点上,在精巧的结构中展开漫长的时间和立体的无限空间。如《半张纸》,小切口深掘进,着眼点不在于这个切口,而在于它投射出来的生活记忆。作品巧妙地以半张纸上的名字、电话号码等为顺序,一一展开对往事的回忆,将一个个并不连贯的生活片段连缀成一幅完整的人生图景。 意识流 它打破了时间这一恒常的维度,让人物的意识在超时间的空间里按照心理时序任意往来。如《墙上的斑点》,作品通过一个妇女看到墙上一个模糊不清的斑点而引起无限联想的意识流动过程,揭示人物内心世界的丰富和易于变化。伍尔芙的小说不注重表现事件、人物之间的关系,而把创作重心放在对人物思想感情流程的再现上,讲究环境和景物描写的印象效果。 (二)情节线索(把握线索有利于梳理情节) 内容图解 相关解读 ①明线,由人物活动或事件发展所直接呈现出来的线索。小说明线所叙述的人物故事容易集中突出。②暗线,未直接描绘的人物活动或事件所间接呈现出来的线索。暗线能够在更深更广的层面上揭示出当时社会的各种矛盾或斗争的焦点,使故事情节的安排更加巧妙,使小说的矛盾和主题更加突出。③主线,以主人公为线索。④副线,以其他人物为线索。 [融通解题思维] 对故事情节梳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