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课件网) 导入 君子于役(诗经 · 国风 · 王风) 君子于役,不知其期。曷至哉 鸡栖于坩, 日之夕矣,羊牛下来。君子于役,如之何勿思! 君子于役,不日不月。曷其有恬 鸡栖于桀,日之夕矣,羊牛下括。君子于役,苟无饥渴! 程 门 立 雪 译 文 : 丈夫服役去远方,服役长短难估量,什么时候才回到家呢 鸡已经进了窝, 太阳也向西边落,牛羊成群下山坡。丈夫服役在远方,教我怎不把他想 丈夫服役去远方,每日每月恨日长,什么时候才能又相会 鸡纷纷上了架, 太阳渐渐也西下,牛羊下坡回到家。丈夫服役在远方,但愿不会饿肚肠! 学习目标 了解《古诗十九首》相关文学常识; 把握诗歌中的基本意象,能够正确理解诗歌的主题意义。 感受诗歌的思想内涵; 体会诗歌中余味悠长的游子思乡、爱人离居的愁 情别绪。 第一部分 ■ 新知讲解 知人论世 《古诗十九首》是中国古代文人五言诗选辑,由南朝萧 统从传世无名氏古诗中选录十九首编入《文选》而成。代表 作:《迢迢牵牛星》《行行重行行》。 它继承了《诗经》以来的优良传统,为建安诗风的出现 作了准备;它是汉代诗歌由民间文学过渡到文人创作并出现 繁荣局面的一个重要转折点;它为五言诗的进一步发展奠定 了坚实的基础。它的出现,标志着文人五言诗的成熟。它继 承了《诗经》和《楚辞》的传统,吸收了汉乐府的营养创造 出一种独特的艺术风格,代表了汉代文人五言诗最高成就。 刘勰的《文心雕龙》称它为“五言之冠冕”,钟嵘的《诗品》赞颂它“天衣 无缝, 一字千金”。 · 《古诗十九首》的思想内容 1、失志伤时、人生无常的感慨。如《今日良宴会》、《生年不满百》、《驱 车上东门》。 2、世态的炎凉与人情的冷暖。如《西北有高楼》感叹知音难逢、《明月皎夜 光》写朋友离我而去。 3、游子思妇们离别相思之苦。《涉江采芙蓉》、《行行重行行》、 《青青河 畔草》。 萧统 萧统(501~531)南朝梁代文学家,梁武帝萧衍长子。萧统因病早逝,时年三 十一岁。谥号昭 明,葬安宁陵,史称“昭明太子”。 萧统对文学颇有研究,招集文人学士,广集古今书籍3万卷,编集成《文选》 3 0 卷 。《文选》是中国古代第一部文学作品选集,选编了先秦至梁以前的各种文 体代表作品,对后世有较大影响。旧时读书人有“《文选》烂,秀才半”的说法。 为后世推崇。 驱车上东门 西北有高楼 驱车上东门,遥望郭北墓。 西北有高楼,上与浮云齐。 白杨何萧萧,松柏夹广路。 交疏结绮窗,阿阁三重阶。 下有陈死人,杳杳即长暮。 上有弦歌声,音响一何悲! 潜寐黄泉下,千载永不寤。 谁能为此曲,无乃杞梁妻。 浩浩阴阳移,年命如朝露。 清商随风发,中曲正徘徊。 人生忽如寄,寿无金石固。 一弹再三叹,慷慨有余哀。 万岁更相迭,贤圣莫能度。 不惜歌者苦,但伤知音稀。 服食求神仙,多为药所误。 愿为双鸿鹄,奋翅起高飞。 不如饮美酒,被服纨与素。 代表作品 庭中有奇树 庭中有奇树,绿叶发华滋。 攀条折其荣,将以遗所思。 馨香盈怀袖,路远莫致之。 此物何足贵 但感别经时。 两汉 魏晋南北朝 唐 宋 建安时期:建安七子 东晋:陶渊明(田园诗)谢灵运(山水诗) 南北朝民歌:《木兰诗》 乐府诗: 《陌上桑》 《孔雀东南飞》 西汉:赋 东汉:《古诗十九首》 唐诗前的诗歌发展史 《诗经》 楚辞《离骚》 先秦 创作背景 东汉末年,宦官外戚勾结擅权,官僚集团垄断 仕路,上层士流结党吹捧,文人士子备受压抑。在这 样的形势和风气下,中下层文人士子或为避祸,或为 寻找出路,只得奔走交游。他们“离乡背井,辞别父 母,亲戚隔绝、闺门分离”,因而也就有了游子的羁 旅乡愁和思妇的闺怨。 第二部分 ■ 文本解读 涉江采芙蓉 涉江/采/芙蓉,兰泽/多/芳草。 采之/欲/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