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D: 22212968

8.3《琵琶行(并序)》课件(共29张PPT)

日期:2025-02-21 科目:语文 类型:高中课件 查看:98次 大小:6741058B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1/9
琵琶行(并序),课件,29张,PPT
  • cover
(课件网) 人生难得一知己, 千古知音最难觅。 伯牙操琴遇子期, 高山流水韵依依。 第 一部分 知人论世 白 居 易 白居易(772-846),字乐天,太原(今 属山西)人,中唐著名的现实主义诗人(白居易 是继杜甫之后我国古代一位杰出的现实主义诗 人),自号醉吟先生、香山居士。与诗人元稹合 称 "元 白",与诗人刘禹锡合称"刘 白"。 著有《白氏长庆集》,现存诗3000首,其 诗风清新自然、通俗易懂。有“诗魔”和"诗王" 之称。代表诗作有《长恨歌》、《琵琶行》、 《卖炭翁》等。 ●孺子解吟长恨曲,胡儿能诵琵琶篇 —唐宣宗挽白居易联 元和十年,宰相武元衡被刺身亡,长安城一片 混乱。白居易率先上书请求缉捕凶手,当权朝贵 便抓住这个把柄攻击他 “越职言事” ,又诬陷他 不顾忌母亲看花坠井而死,竟然写过“新井”和 “看花”的诗,有伤名教,最终朝廷将其贬为江 州司马。司马虽然名义上是州刺史的副职,但实 际是闲散职务。元和十一年,他送客滥浦口,遇 到琵琶女,由此创作出名篇《琵琶行》。 写作背景 《琵琶行》原作《琵琶引》。歌、行、引是古 代歌曲的三种形式,后成为古代诗歌的一种体裁。 三者虽名称不同,实则大同小异,常统称“歌行”。 “行”是一种具有铺叙记事性质的歌辞,是乐府 歌辞的一种体裁。 本诗是一篇抒彩很浓的长篇叙事诗。 第 二 部 分 tián min xián 荻 弦 bèng pén pū 溢 浦 " " niǎn yāo 捻 diàn 钿 cháng 裳 : xiāo 绡 正音朗读 ní 霓 há 虾 zhé 谪 第三部分 课本研读 小序解读 元和十年,予左 迁九江郡司马。明 年秋 ,送客盆浦口,闻舟中夜 以左为卑,贬官 第二年 (状语后置) 名作状:在夜里 弹琵琶者,听其音,铮铮然有京都声。问其人,本长安倡女,尝学 拟声词,琵琶清脆的声音 歌女 曾经 琵琶于穆、曹二善才,年长色衰,委身为贾人妇。遂命酒 ,使快弹数 当时对琵琶师的通称 嫁 商人 名作动:摆酒 曲。曲罢悯然,自叙少小时欢乐事,今漂沦憔悴,转徙于江湖间。 予 忧郁 (状语后置) 出官二年,恬然自安,感斯人言,是夕始觉有迁谪意。因为长句, 外调 淡泊宁静 这 贬官降职或流放因此 歌以 赠 之 ,凡六百一十六言,命曰《琵琶行》。 名作动:作歌 总共 字 命名,题名 文本研读-小序 诗前的小序用意何在 1.交代 时间、地点、人物和故事的主要经过 2.概括 琵琶女的身世 3.说明本诗的 写作目的 4.定下全诗 凄切伤怀 的感情基调。 本诗是一篇抒彩很浓的 长篇叙事诗 文 本 研 读 - 概 括 段 意(结合译文,用七言句概述每段的段意) 05 重闻琵琶青衫湿 01 江头送客闻琵琶 03 歌女倾诉身世苦 04 同病相怜伤迁谪 02 江上聆听琵琶曲 文本研读 请用一句话概括诗歌内容。 本文讲述了白居易被贬后,在浔阳江头偶遇曾红极一时的长安歌 女,两人以音寄愁的故事。 白居易 琵琶女 思考:为什么诗人会同一个从未谋面的歌女产生共鸣呢 请划 出文中相关的句子并进行概括。 是天涯沦落人,相逢何必曾相识 文本研读-第3段 沉吟放拨插弦中,整 顿衣裳起敛容。 自言本是京城女,家在虾蟆陵下住。 十三学得琵琶成,名属教坊第一部。 曲罢曾教善才服,妆成每被秋娘妒。 五陵年少争缠 头,一曲红绡不知数。 钿头银篦击节碎,血色罗裙翻酒污。 今年欢笑复明年,秋月春风等 闲度。 出生京城 年少成名,技艺高超,艳压群芳 受人追捧,红极一时,得意度日 弟走从军阿姨死,暮去朝来颜色故。 → 家庭变故,年长色衰 门前冷落鞍马稀,老大嫁作商人妇。——— 荣耀不再,委身商人 商人重利轻别离,前 月浮梁买茶去。 婚后冷落,独守空船 去来江口守空船,绕船月明江水寒。 夜深忽梦少年事,梦啼妆泪红阑干。 文本研读一琵琶女的形象 当 年 对比反衬 现在 艳压群芳 —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