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D: 22213248

【大单元教学】1.4《动物的适应能力》课时课件

日期:2025-04-22 科目:科学 类型:小学课件 查看:75次 大小:9816687B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1/12
单元,教学,动物的适应能力,课时,课件
  • cover
(课件网) 第4课 动物的适应能力 第一单元 生命世界 (大象版)四年级 下 01 学习目标 02 新知导入 03 探究新知 04 课堂练习 05 板书设计 06 作业布置 学习目标 01 科学观念:知道动物通过皮肤、四肢、翼、鳍、鳃等接触和感知环境,并用独特的方式适应环境的变化。 科学思维:能够通过观察和实验,分析动物适应环境的具体机制;能够根据动物的行为特征,推测其适应环境的方式。 探究实践:通过实验活动,探究蚂蚁感知气味的能力,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和科学探究精神;通过调查身边常见动物的适应行为,培养学生观察和记录的能力。 态度责任:培养学生对自然界的热爱和尊重,增强环保意识;鼓励学生关注动物的生存环境,思考人类活动对动物的影响。 都是蝗虫,为什么体色不同呢? 新知导入 02 草地(绿色) 山地(黄褐色) 为什么这些小动物有些伪装呢? 新知导入 02 尺蠖 兰花螳螂 竹节虫 快要下雨了 阅读 探究新知 03 好闷热的天气啊! 你们怎么有空出来玩 要下雨了,水里闷得很,我们到水面上来透透气。小白兔,你快回家吧,小心淋着雨。 快要下雨了 阅读 探究新知 03 你们在干嘛? 天要下雨,我们往高处搬家! 真的下雨了! 小鱼通常在水面附近呼吸,雨前气压比较低,深水里的溶解氧含量少,所以它们会到水面处呼吸,这样就出现了鱼儿浮上水面,甚至跳出水面来呼吸空气的现象。 探究新知 03 查阅资料,说一说小鱼和蚂蚁是怎么感知天要下雨的。 蚂蚁洞与外界通风,外界空气湿度变化会对蚂蚁的活动产生影响。天要下雨的时候,外界空气湿度一般很大,会使得蚂蚁洞内水气较多,并出现凝结现象。而蚂蚁喜欢比较干燥的环境,洞内潮湿,蚂蚁用干燥的土粒堵住洞口,以减少潮湿空气的进入,或者搬到地势较高的地方以防被水淹。 探究新知 03 查阅资料,说一说小鱼和蚂蚁是怎么感知天要下雨的。 蜻蜓开始低飞会下雨,是因为下雨前空气湿度增大,小飞虫的翅膀被水汽沾湿,难以飞高,蜻蜓为了捕食就会低飞行高度。 蜜蜂出巢晚归会下雨,原因是蜜蜂对湿度很敏感,下雨前就不愿意出巢,感知到大雨来临,出巢蜜蜂会推迟回巢时间以储备更多蜂蜜。有谚语“蜜蜂不出巢,半夜雨来到”。 探究新知 03 还有哪些动物有感知外界环境的本领呢 探究新知 03 蚯蚓的体表有黏液、光滑有利于在土壤里运动、身体呈线形,方便在土壤里运动; 蜗牛的体表有黏液、光滑有利于在土壤里运动; 它们都有感知外界环境的本领。 小贴士 逃出包围圈 实验 探究新知 03 在蚂蚁的周围用樟脑丸画一个圈,看蚂蚁会逃出这个圈吗?试着分析原因。增加蚂蚁周围的樟脑丸圈数,蚂蚁会怎样?这又是什么原因? 蚂蚁能爬出去吗? 多画几圈会怎样呢? 探究新知 03 合成樟脑丸具有刺激性气味,常被用来防虫,同时对人体也是有害的,使用樟脑丸时要戴上手套,使用完要洗手。不要把樟脑丸和食物放在一起。 小贴士 逃出包围圈 实验 探究新知 03 实验步骤: ①把蚂蚁放在纸板上。 ②用樟脑丸绕着蚂蚁画一个直径约3厘米大小的圈。 ③观察蚂蚁的反应。 逃出包围圈 实验 探究新知 03 蚂蚁碰到圈后就马上掉头了,再次碰到圈后再改变方向,连续试了好多次,最后实在没办法了,奋力冲了出去。 实验现象 探究新知 03 蚂蚁刚开始会不断地试探包围圈不直接爬出去,是因为蚂蚁能感知周围的环境,蚂蚁感觉到刺激的气味,不喜欢,想要绕开,所以不断地试探。 小贴士 逃出包围圈 实验 探究新知 03 增加蚂蚁周围的樟脑丸圈数,蚂蚁会怎样?这又是什么原因? 多画几圈会怎样呢? 在刚才的圈外再多画几个圈的时候要注意,圈与圈之间的距离不要太大,要环环相套。 逃出包围圈 实验 探究新知 03 蚂蚁逃出第一层包围圈费了不少工夫,逃出第二层、第三层、第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