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D: 2221710

识字4 课件+教案 (3)

日期:2025-05-17 科目:语文 类型:小学课件 查看:29次 大小:3044775B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0
识字,课件,教案
    识字4 教学设计 1教学目标 1.通过自主学习、合作交流方法认识14个生字,读准字音并能初步了解形声字的特点。 2.会写“蚂蚁”两个字,注意左右结构的字在田字格中的位置及比例摆放。 3.通过不同形式的师生合作读,学生初步建立完整句概念,尝试运用“什么在哪里干什么”的句式。 4.熟读儿歌,感受儿歌韵律美 2学情分析 一年级学生他们入学时间不长,认知能力有限,识字时的特点就是认得快,忘得也快,所以在具体教学生字词时,可以借助图画,拼音,词语,去拼音、生字游戏、儿歌等多种内容。在形式上可以让学生通过自由读,指名读,小老师领读,开火车读,齐读,男女生赛读等多种方式来复现生字,词语,在不断的认读中让学生巩固新知。本课要求识记的生字都是动物的名称,对于这些动物名称学生并不陌生,教学内容贴近学生生活,学生比较感兴趣。 这是一首充满童趣的儿歌,这是一首写小动物在夏天的情形的儿歌。这里写的小动物大都是昆虫,因此,本课要求认识的字大都有虫字旁。教学本课可在学生熟读儿歌的基础上,联系大自然和教材中的彩图,采用多种方法读准字音,认记字形。 本课共有14个生字,识字量较大。但这些生字当中,有11个为动物名词专用字,在其他场合较少出现。因此本课的生字识记较适合用“整体识记法”。不必分析字形或记忆方法。因此导图的运用也比较有限制。且这些生字都是形声字,可以在此课引入形声字的概念。通过导图,形象具体。 小动物一直是孩子们喜爱的童年伙伴。因此在教学设计中可以采用“情境法”让学生以小伙伴的身分进入意境,充分感受“玩中学”的乐趣。设计一些游戏,既轻松地完成学习任务,又拓展了学生的知识面,又发展了学生的能力。使学生能“学以致用”,学得兴趣盎然。 3重点难点 重点:记忆本课生字;把儿歌读熟、读通顺。 难点:了解形声字的概念、发现句式结构。 4教学过程 4.1 第一学时 教学活动 活动1【导入】一、故事引入 “小朋友们,今天在我们大森林的池塘边将要举行一场欢乐的聚会。我们来看看它们是谁吧?叫叫它的名字,做一位小主持人,介绍介绍它们。” (老师出示动物图片,一个动物由几位同学分别介绍) 活动2【活动】二、趣中识字 1、带拼自读,初认生字 “小动物们聚在一起了,你们还能叫出每个小动物的名字吗,自己试试看”。(出示动物名字带拼) 2、词卡认读,老师正音 “洪老师从他们身上得到了他们的名片,你能读吗?” (指名回答,教师随机用词卡出示相关词语,并正音。【读完,贴词卡去拼音】) 蜻蜓———注音后鼻音; 蚂蚁———两个第三声碰在一起,第一个读第二声; 蜘蛛———这俩个都是翘舌音; 蚯蚓———后面一个是前鼻音; 蝴蝶——— 蝌蚪——— 3、连线找朋友,再认生字【练习】 “名字都会认了,帮帮洪老师将这些名片去还给对应的小动物吧!” (拿出练习纸和笔,把去拼音的名字和对应的小动物连一连) 4、动物排队,再认生词【互动】 “小动物们到了池塘啊,特别兴奋,一下子没有了秩序。老师需要1位小助理上来帮他们排排队,老师念到谁的名字,你就帮我把它的词卡带过来。” 蜻蜓蜻蜓排第一;蝴蝶蝴蝶飞过来;蚯蚓弟弟排第三; 蚂蚁兄弟排第四;蝌蚪蝌蚪在哪里;蜘蛛蜘蛛排最后。 【老师叫动物的名字,学生找黑板上打乱顺序的词卡】 活动3【活动】三、品读儿歌,感受韵美,发现句式 1、自读儿歌,读通读顺 “这些小动物们在池塘边玩得很开心。有个小朋友帮他们编了一首儿歌,我们一起去读读吧。请小朋友们翻开书本P57,读一读,觉得会读了,就举手告诉老师。” 2、逐句朗读,随文识词 展翅飞是一个怎么样的动作?做一做,现在我们知道了“展”就是张开的意思。 运食粮,就是运粮食的意思。 3、去拼读儿歌,男女比赛读,齐读 调皮的小动物们把拼音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