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D: 22220018

05 教材重点基础知识(默写)--中考化学考前必备重难点知识清单

日期:2025-04-03 科目:化学 类型:初中学案 查看:61次 大小:167995B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0
教材,重点,基础知识,默写,中考,化学
    05 教材重点基础知识 第1部分:空气、氧气 1.蜡烛燃烧时产生的黑烟是未充分燃烧产生的炭黑;吹灭蜡烛,冒一缕白烟是石蜡固体小颗粒。 2.人呼出的气体中二氧化碳、水蒸气比空气多,氧气比空气少,呼出的气体主要是氮气。 3.空气成分中,按体积计算,含量最多是氮气,约占78%;其次是氧气,约占21%。氧气质量分数约占空气的21%,对吗?不对,应该是体积分数。 4.稀有气体包括氦、氖、氩、氪、氙、氡。稀有气体在通电时能发出不同颜色的光,所以用作霓虹灯等,稀有气体的化学性质稳定,可用作反应的保护气。稀有气体不与任何物质反应对吗?不对。 5.氧气可用于气焊的原因是氧气具有助燃性,氮气可以作保护气或防腐的原因是化学性稳定。用于磁悬浮列车制造低温环境,医疗麻醉,食品保护气的气体是氮气。 6.氧气的用途:供给呼吸和支持燃烧。氧气有可燃性,对吗?不对,应该是助燃性。 7.空气质量指数计入评价的主要污染物为:SO2、CO、NO2、可吸入颗粒物和臭氧等。是否包括CO2?否。是否包括N2?否。 8.工业上制取氧气的方法叫分离液态空气法,其原理是:先降温将空气转化为液态,利用液氮和液氧的沸点不同,进行分离。此过程属物理变化(填“物理”或“化学”)。 9.因为氧气密度大于空气,且不与空气中的成分反应,故可用向上排空气法收集氧气;如何验满?将带火星的木条放在集气瓶口,若复燃则已集满。 10.因为氧气不易溶于水,且不与水反应,故也可用排水法收集氧气;如何验满?当集气瓶口有大气泡向外冒出,说明气体已集满。 11.实验室用KMnO4制取O2时,化学方程式为2KMnO4 K2MnO4+MnO2+O2↑,装药品的试管口要略向下倾斜,原因是防止冷凝水回流使试管炸裂;铁夹应夹在离试管口1/3处(中上部);试管口要塞一团棉花目的是防止高锰酸钾粉末进入导管。 12.用KMnO4制O2并用排水法收集实验完毕时,应先撤离导管,后熄灭酒精灯,目的是防止水倒吸入试管,使试管炸裂。 13.实验室用KMnO4制取O2的实验步骤用七个字概括是查、装、定、点、收、离、熄。 14.红磷燃烧:化学方程式为4P+5O2 点燃 2P2O5,现象:产生大量白烟,放热。利用此性质军事上可利用红磷作烟幕弹。 15.硫燃烧:化学方程式为S+O2 点燃 SO2,现象:在空气中燃烧产生淡蓝色的火焰,在氧气中产生蓝紫色的火焰,生成有刺激性气味的气体,放热。燃烧时在瓶底放水的原因吸收二氧化硫,防止污染空气。 16.木炭燃烧:化学方程式为C+O2 点燃 CO2,现象:在氧气中燃烧发白光,生成的气体能使澄清石灰水变浑浊,放热。 17.铁在氧气中燃烧:化学方程式为3Fe+2O2 点燃 Fe3O4,现象:铁在氧气中剧烈燃烧、火星四射,生成黑色固体,放出大量的热。燃烧时在瓶底放水或沙子的原因是防止高温熔融物溅落,炸裂集气瓶底;铁丝为什么绕成螺旋状?增大受热面积,使铁丝持续燃烧;下端系火柴梗的作用是引燃铁丝。 18.一氧化碳燃烧:化学方程式为2CO+O2 点燃 2CO2,现象:火焰呈蓝色,放热,生成能使澄清石灰水变浑浊的气体。 19.甲烷燃烧:化学方程式为CH4+2O2 点燃 CO2+2H2O,现象:火焰呈蓝色,放热,烧杯内壁有水珠产生,生成能使澄清石灰水变浑浊的气体。 20.酒精燃烧:化学方程式为C2H5OH+3O2 点燃 2CO2+3H2O,现象:火焰呈淡蓝色,放热,烧杯内壁有水珠产生,生成能使澄清石灰水变浑浊的气体。 第2部分:氢气、水 爱护水资源的措施: (1)节约用水,提高水的利用效益。 ①工业上:应用新技术、新工艺和改变习惯,使水循环利用。 ②农业上:改大水漫灌为喷灌、滴灌。 ③生活上:提倡一水多用。 防治水污染 ①工业上:采用新技术、新工艺减少污染物的产生,工业污水处理达标后排放。 ②农业上:提倡使用农家肥,合理使用化肥和农药。 ③生活上:生活污水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