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2.古诗三首 预习目标一: 掌握字词 音 给下面加点的字选择正确的读音,打“√”。 单于(dān chán) 简单(dān chán) 砚台(yàn xiàn) 芙蓉(róu róng) 洛阳(nuò luò) 形 2.形近字组词。 砚( ) 孤( ) 坤( ) 洛( ) 现( ) 弧( ) 神( ) 格( ) 义 读一读, 说说加点词语的意思。 平明送客楚山孤。( ) 一片冰心在玉壶。( ) 只留清气满乾坤。( ) 预习目标二: 整体感知 看到下面的场景,你想到了哪些诗句?在横线上写出来。 《芙蓉楼送辛渐》是一首_____诗,但是除了表现朋友间的深情厚谊外,王昌龄还用“_____,_____”来表白自己坚贞的操守,光明磊落的品格。 《塞下曲》中描写敌军溃败准备夜逃的诗句是:_____,_____。 明明书法写得好,还会画梅花,妈妈夸他画的梅花的颜色真好看,明明却说,我要学王冕,“_____,_____”。 预习目标三: 思考质疑 我最想问的问题是:_____。 拓展资料 王昌龄:字少伯,生烫著名边塞诗人,被后人誉为“七绝圣手”。 卢纶:唐代诗人,大历十才子之一。 王冕:字元章,元朝著名画家、诗人、篆刻家。出身贫寒,靠自学成才。(
课件网) 芙蓉楼送辛渐 人文主题:人物品质 语文要素:从人物的语言、动作等描写中感受人物的品质。 习作要求:学习从多个方面写出人物的特点。 起 :千古离情在诗中 承 :寒雨孤山抒心情 转 :一片冰心表品格 合 :永恒话题在送别 千古离情在诗中 起 : 芙蓉楼 送 辛渐 送别诗 送别对象 送别地点 芙蓉楼送辛渐 在今江苏省镇江市,登临可以俯瞰长江,遥望江北。 同学们,唐朝时,在一个秋天的早晨,下着冰冷的秋雨,有两个人正在芙蓉楼前畅饮。他们中有一个人即将从这里出发,乘船去往洛阳;另一个人送别好友,愁绪满怀,依依不舍。即将离开的人,名叫辛渐;在此送别的人,名叫王昌龄。为了表达离别时的心情,王昌龄写下了《芙蓉楼送辛渐》。 背景简介 芙蓉楼送辛渐 王昌龄〔唐代〕 寒雨/连江/夜入吴, 平明/送客/楚山孤。 洛阳/亲友/如相问, 一片/冰心/在玉壶。 luò fú luò hú 芙 洛 壶 róng 蓉 学写字 下面是“业”,不是“亚”,不能多写一横。 重难点字书写指导 hú 书写指导: 上下收,中间放。中间横钩的横要写得长一点,托上包下。 结构: 上中下 部首: 士 寒雨孤山抒心情 承 : 寒雨连江夜入吴,平明送客楚山孤。 秋冬时节 的冷雨 雨水与江面连成一片,形容雨很大。 镇江在古代属于吴地 天刚亮的时候 泛指长江中下游北岸的山 指辛渐 大意:迷蒙的烟雨在夜幕中笼罩着吴地,与浩渺的江水连成一片,天亮时我将送你启程,而我却要独自留下,如同这形单影只的楚山。 寒雨连江夜入吴,平明送客楚山孤。 “雨”有什么特点?你从哪里看出来的? 雨 “寒”写出雨的冰冷。 “连江”写出了到秋雨与江面融为一体,雨下得可真大。 “夜入吴”写出了这场雨应该是从前一天晚上就开始下的。 雨冷 雨大 下雨时间长 寒雨连江夜入吴,平明送客楚山孤。 “寒”的仅仅是雨吗? “寒雨连江夜入吴”不仅描写了身体的寒冷,而且表达了诗人心情的孤寒,因为他要送别好友辛渐,心里非常难过。 寓情于景 寒雨连江夜入吴,平明送客楚山孤。 众鸟高飞尽,孤云独去闲。 ———(唐)李白 孤舟蓑笠翁,独钓寒江雪。 ———(唐)柳宗元 孤帆远影碧空尽,唯见长江天际流。 ———(唐)李白 寒雨连江夜入吴,平明送客楚山孤。 “楚山孤”是指什么? 这是描写江面上的景色,诗人遥望江北的远山,只能看看隐隐的山峰,显得格外孤单。 辛渐即将登船,诗人孤独之感油然而生,这是他借助“孤”字在表达此时的心情。 景 情 寓情于景 诗人为什么会感到“孤”? 开元十二年,27 岁的王昌龄西出长安,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