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余江一中2025届高三年级第三次模拟考试 生物学 考生注意: 1.本试卷分选择题和非选择题两部分。满分100分,考试时间75分钟。 2.答题前,考生务必用直径0.5毫米黑色墨水签字笔将密封线内项目填写清楚。 3.考生作答时,请将答案答在答题卡上。选择题每小题选出答案后,用2B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非选择题请用直径0.5毫米黑色墨水签字笔在答题卡上各题的答题区域内作答,超出答题区域书写的答案无效,在试题卷、草稿纸上作答无效。 4.本卷命题范围:人教版必修1+必修2。 一、单项选择题:本题共12小题,每小题2分,共24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1.鹦鹉热又称鸟热,其病原体为鹦鹉热衣原体(属于具有细胞壁的原核生物),最初发现此病多见于玩赏鹦鹉者,故命名为鹦鹉热。鹦鹉热衣原体主要寄生在多种鸟类细胞中,偶尔由带菌动物传染给人。下列关于衣原体和其宿主细胞的叙述,正确的是 A.衣原体和鸟类的遗传物质中分别含有核糖、脱氧核糖 B.衣原体、人体、鸟类细胞的rRNA合成都与核仁有关 C.衣原体、人体、鸟类细胞生命系统的边界均为细胞膜 D.衣原体和人体细胞的生物膜系统中不同膜之间均可相互转化 2.糖类是生命体维持生命活动所需能量的主要来源。脂质是脂肪、磷脂和固醇等的总称。下列关于细胞中糖类和脂质的叙述,错误的是 A.淀粉在植物细胞中合成,糖原在动物细胞中合成 B.糖类和脂质的组成元素相同,核心元素均为C C.大多数动物脂肪含有饱和脂肪酸,室温时呈固态 D.人体中多余的葡萄糖可转化为脂肪和某些氨基酸 3.巴斯德的毕赤酵母菌能高效表达并分泌外源蛋白,使其成为目前应用最广泛的表达宿主,其部分结构如图甲所示,外源蛋白合成、加工、运输及分泌过程如图乙所示,下列有关叙述正确的是 A.②③④⑤⑥参与组成酵母菌的生物膜系统,它们的组成成分和结构相似 B.⑥和 内的葡萄糖逐步氧化分解释放能量,形成生命活动所需的ATP C.图中结构④和 参与相关反应的过程中都有水的产生且需要酶的催化 D.结构⑧的膜面积先增加后减小,体现了生物膜在结构上具有流动性的特点 4.某种植物细胞中液泡是储存Ca2+的主要细胞器,液泡膜上的H+焦磷酸酶可利用水解无机焦磷酸释放的能量将H+运至液泡内维持液泡膜两侧的H+浓度梯度。该浓度梯度驱动H+通过液泡膜上的载体蛋白(CAX)进入细胞质基质,同时Ca2+还通过CAX进入液泡中储存。细胞外的Ca2+会与细胞膜上钙离子泵相应位点结合引起ATP的分解,进而转运Ca2+出细胞。下列相关叙述错误的是 A.Ca2+和H+进入液泡的方式相同,消耗的能量形式不同 B.钙离子泵磷酸化后,其空间结构可能发生改变 C.通过CAX转运Ca2+有利于维持植物细胞的坚挺 D.根据题意分析可知液泡内pH高于细胞质基质 5.细胞核是真核细胞内最大、最重要的细胞结构,是细胞遗传与代谢的控制中心。如图为细胞核的结构示意图。下列相关叙述正确的是 A.②具有选择性,人表皮细胞中②的数量多于浆细胞 B.③在细胞有丝分裂间期消失,在分裂末期重新出现 C.人的红细胞在衰老过程中①内折,④收缩、染色加深 D.细胞不能无限长大的原因与细胞核控制范围有限相关 6.为提高白酒的品质,制酒过程中常加入淀粉酶以加快发酵进度,但由于发酵过程中温度过高,普通淀粉酶常出现失活的现象,影响发酵进度,所以耐高温的淀粉酶成为制酒工业中急需的原料之一。为探究耐高温淀粉酶的性质,研究小组进行了如表所示实验,如图为测得的酶活性。下列相关叙述错误的是 组别处理 1 2 3 4 5 3%可溶性淀粉溶液(mL) 10 10 10 10 10 耐高温淀粉酶溶液(mL) 1 1 1 1 1 温度(℃) 30 50 70 90 100 测定酶的活性 A.为保证实验的准确性,需要保证溶液的pH、反应时间等无关变量相同且适宜 B.进行实验时不能将各组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