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课件网) 化学元素与人体健康 第一节 第十单元 化学与健康 (鲁教版)九年级 下 01 课标解读 02 学习目标 03 激趣导入 04 探究新知 05 课堂总结 06 分层作业 课标解读 01 2022 年新课标要求学生在学习“化学元素与人体健康”时,了解人体必需的化学元素,包括常量元素和微量元素。理解这些元素在人体中的生理功能、适宜摄入量以及缺乏或过量对健康的影响。能运用所学知识,对日常生活中的饮食营养进行分析和评价,具备初步的科学饮食观念。学生还需关注化学元素与环境的关系,树立保护环境、合理利用资源的意识。 学习目标 02 1.了解元素分类与含量:知晓人体化学元素的分类,区分常量和微量元素,了解其大致含量。 2.明白元素生理功能:理解常见元素对健康的作用及缺乏或过量的影响。 3.学会合理饮食搭配:能根据元素知识判断食物成分,做到合理膳食。 学习目标 激趣导入 03 任务一:引入新课 我们的身体是由多种元素组成的,正是这些元素组成的各种物质维持着我们正常的生命活动。 模块一 人体中的化学元素 探究新知 04 任务二:人体中的化学元素 在人体中,有 20 多种元素是必需的,分为两大类: 1.常量元素:含量超过 0.01% 的元素有11种,称为常量元素,它们约占人体总质量的 99.95%,氧、碳、氢和氮 4 种元素含量较高,钙、磷、钾、硫、钠、氯和镁 7 种元素含量较少。 探究新知 04 任务二:人体中的化学元素 常量元素在人体中的含量 探究新知 04 任务二:人体中的化学元素 2.微量元素:除这 11 种元素以外的其他元素,如铁、锌、碘和硒等,其含量在 0.01% 以下,称为微量元素。 探究新知 04 任务二:人体中的化学元素 交流共享 1. 推测人体中的碳、氢、氧、氮、钠、氯等元素的来源。 人体中的碳主要来源于食物中的有机化合物,如碳水化合物、脂肪和蛋白质等,这些食物通常来自植物通过光合作用将二氧化碳转化为有机物。 氢元素也主要从上述含碳的有机化合物中获取,同时水也是人体摄入氢的重要来源。氧元素一部分来自呼吸的氧气,参与人体的各种代谢反应;另一部分来自饮食中的水和含氧的有机物。 氮元素主要通过摄入蛋白质获取,蛋白质在体内分解产生氨基酸,为人体提供氮。 钠元素主要通过食用含钠盐的食物,如食盐(氯化钠)等获得。氯元素同样主要从食盐(氯化钠)以及其他含氯的食物中摄取。 探究新知 04 任务二:人体中的化学元素 交流共享 2. 从化学的视角分析“一方水土养一方人”说法的合理性。 不同地区的水土中所含的化学元素和物质成分存在差异。例如,某些地区的土壤和水中可能富含特定的矿物质,如硒、钙、铁等。这些元素会被当地生长的农作物吸收,进而通过饮食进入人体。 当地的水质也会影响人们的健康。水的酸碱度、硬度以及所含的微量元素等,都会对人体的生理功能产生影响。 此外,不同地区的气候条件会影响农作物的种植和生长,从而决定了当地人的饮食结构和习惯。这种饮食结构和其中包含的化学物质,长期作用于人体,塑造了当地人在体质、生理特点等方面的独特性。 探究新知 04 任务二:人体中的化学元素 消耗 摄取 人体中的各种元素,会随着人体的生理活动被消耗和流失,同时也从营养物质中不断得到补充, 从而在人体内形成一个相对稳定的“收支平衡”。这个平衡一旦被打破,就会影响人体健康,甚至引发疾病。 探究新知 04 任务二:人体中的化学元素 元素名称 元素符号 成人体内含量 对人体的主要作用举例 成人每天 摄入量 含量过高∕低时对人体健康的影响 钙 Ca 1000~1250g 帮助构造骨骼和牙齿;对凝血、神经及肌肉功能有重要作用 700~1200 mg 缺钙能导致儿童发育不良或佝偻病,老年人缺钙会导致骨质疏松 铁 Fe 4~5 g 血红素的重要成分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