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D: 22238183

2024—2025学年高一写作指导:二元思辨主题“过程与结果”审题指导

日期:2025-05-02 科目:语文 类型:高中素材 查看:58次 大小:21805B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1/1
指导,2024,2025,学年,高一,写作
  • cover
2025年河南高一天一联考期末作文———二元思辨主题“过程与结果”审题指导及优秀范文两篇 【原题呈现】 23.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作。(60分) 姚鼐在《登泰山记》里详述了自己登山的过程,从山脚到山顶,一步一步见证了风景的变化,最终的结果是领略到“极天云一线异色,须臾成五采”的绝美风光。在学习和生活中,也有注重过程还是注重结果这一不同评判标准的问题,有人说过程比结果重要,也有人认为结果才是关键。 以上材料引发了你怎样的联想和思考?请写一篇文章。 【审题指导】 本道题体现了教考结合的特点,材料是学生熟悉的文言文。而《登泰山记》的中心思想就是教会学生“经历风雨才能见彩虹”的道理,即既注重完整的过程(有汗水与磨砺的成长感悟过程),也要注重完美的结果(历经艰辛过程后的辉煌收获)。 因此,这个对立统一的关系,学生只能选择统一来完成思辨性写作,因为材料情境已经要求了不能选择任意一个“有人说”的观点。 故,材料的核心概念: 在生活中,我们不能只重结果而忽视过程中的点滴积累,也不能因沉迷于过程而迷失最终的方向,应在二者之间寻求平衡与和谐,正确看待并把握过程与结果各自的价值与意义,从而实现人生的丰富与圆满。 【参考立意】 ①过程与结果都很重要; ②过程要用心,结果才会好; ③重过程之繁花满路,惜结果之华章耀目 【优秀标题】 《于过程中尽心,只求无愧于我心》 《过程与坚持齐飞,结果共成功一色》 《在过程中见证变化,于结果中领略风光》 《注重体验过程,切莫忽视结果》 《用过程明态度,以结果为答案》 《峰巅自有奇绝景,山腰亦有清风来》 【优秀范文】 1.用过程明态度,以结果为答案 在青年时期,我们怀赖着内心的炊热与理想,不断前行不断警登。过程是必要的,结果是必然的,两者相辅相成,相得益彰,共同铸就我们的春春华章。故依我雏芜三见,用过程彰显态度,以结果是现答案,以过程奠定良好基础,点亮结果的进程。 用良好的过程,为结果奠定良好的基。青年有梦,不应止心动,更应付诸行动。在追梦的路程中我们步步为高,向着内心的结果奔进。决定果子好坏的,定是日常的经营照料,就如我们的奋斗之途,决定其结果好坏的,也定是过程中付诸的精力与时间。请君看、屠呦呦从小怀揣着医学梦,不断被累医学知识和阅读量,在近寻自已的医学梦中,为实现结果有奋勇拼搏,日积月累地扩充自己的知识面,十年如一日。如果没有这一过程的完整积累,怎会有诺贝尔医学奖的光辉硕果?请君看,“永稻之巨人”袁隆平院士,在天剑劳作十余年,以炙热的"禾下乘凉梦”不断重复试验,不断进行研究于探寻,如果没有过程中的持续奋斗,又怎会有杂交水稻成功的光辉硕果。风起于青萍之末,浪起于微澜之间,在过程中不断积累,奋斗,用良好的过程才能浇灌硕果的向上生长。 追寻美好的结果,为奋斗的过程注入动力。追风赶月莫停留、平芜尽处是春山。我们身新时代青年,内心应如火般炽热,在艰难险阻中弦歌不辍,造烟成阳,续人生美好三华章。要怀着对美好结果的向往,不断激励自我,一路奋勇向前。忆往音,音乐伟人贝多芬为实现音乐梦,在人生最黑暗的日夜里,不断想象着自己将来拥有的硕果。这为追梦过程中点亮奋斗起明灯,弦歌不缀,终筑成音乐坛上的巨石长所,成为名垂青史的育乐家。由此可见,我们应时刻用结果不断促使和激励自我向前,为奋斗的过程点亮明灯,才能一路披荆斩棘就高台。 用过程表明态度,以结果擦亮答案。百舸争流,奋楫者,中流击水,踊跃着先。过程是必然要有的,或许结果并不是完美的,但若不践行行动,不开启追梦过程,结果并不会出现。以过程表明态度去浇灌果实之成长,钱学森在我国原子弹一片空白的情况下,仍不停向前研究,几十年的隐姓埋名和对结果的不确定,在蘑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