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课件网) 0 第2章 化学键 化学反应规律 阶段重点强化练四 2.下列事实或做法与化学反应速率无关的是( ) A.将食物存放在温度低的地方 B.用铁作催化剂合成氨 C.将煤块粉碎后燃烧 D.用浓硝酸和铜反应制备NO2气体 解析 用浓硝酸和铜反应制备NO2气体,与反应物的性质有关,与反应速率无关。 3.反应A(g)+3B(g)===2C(g)+3D(g)在四种不同情况下的反应速率如下,则反应速率由快到慢的顺序为( ) ①v(A)=0.15 mol·L-1·s-1 ②v(B)=0.6 mol·L-1·s-1 ③v(C)=0.4 mol·L-1·s-1 ④v(D)=0.5 mol·L-1·s-1 A.②>④>③>① B.②=③>④>① C.①>②=③>④ D.④>①>②>③ 解析 使用催化剂、升高温度、增大N2浓度都可以加快反应速率,故A、B、D正确;因为合成氨反应是可逆反应,所以H2的转化率不会达到100%,C错误。 6.用锌粒与2 mol·L-1的稀硫酸混合制备氢气时,若向其中分别再加入少量等体积的下列物质:①KCl溶液、②4 mol·L-1盐酸、③CuCl2溶液、④4 mol·L-1 CH3COONa溶液,则加入后反应生成氢气速率的大小顺序是( ) A.③>④>①>② B.①>②>④>③ C.③>②>①>④ D.④>③>②>① 解析 ①该容器为绝热容器,容器内温度不变说明正、逆反应速率相等,反应达到平衡状态;②由于B呈固态,根据质量守恒定律,建立平衡过程中气体的总质量增大,恒容容器中混合气体的密度增大,达到平衡时混合气体总质量不变,混合气体的密度不变;③该反应反应前后气体分子数不变,建立平衡过程中混合气体分子总物质的量始终不变,由于是绝热容器,建立平衡过程中容器温度变化,混合气体压强发生变化,达到平衡时温度不变,混合气体压强不变;④由于B呈固态,根据质量守恒定律,建立平衡过程中气体的总质量增大, 混合气体分子总物质的量始终不变,混合气体的平均相对分子质量增大,达到平衡时混合气体总质量不变,混合气体的平均相对分子质量不变;⑤C(g)的物质的量浓度不变是化学平衡的特征标志,说明反应达到平衡状态;⑥达到平衡时A、C、D的浓度保持不变,但不一定等于2∶1∶1;⑦某时刻v(A)=2v(C)且不等于零,没有指明是正反应速率,还是逆反应速率,不能说明反应达到平衡状态;⑧单位时间内生成n mol D一定消耗2n mol A,同时生成2n mol A,A的浓度不变说明反应达到平衡状态;能说明反应达到平衡状态的有①②③④⑤⑧,共6个。 9.一定条件下,Cu2+、Mn2+、Fe3+的浓度对乙酸在光照条件下的催化降解率的影响如图所示,其降解产物为无污染物质。下列判断错误的是( ) A.温度越高,Cu2+、Mn2+、Fe3+的催化降解率越大 B.离子浓度相同时,Cu2+的催化效果最好 C.Fe3+的浓度对乙酸降解率的影响不大 D.乙酸的降解产物可能是CO2和H2O 解析 要使催化剂达到最佳催化效果,需在一定温度下进行,并不是温度越高越好,A错误。 选项 n(SO2)/mol n(O2)/mol n(SO3)/mol A 2.0 1.0 0 B 1.0 0.8 1.0 C 0.20 0.10 1.80 D 0 0 2.0 解析 C项,因为生成的B和C的物质的量之比是固定的,所以B的体积分数始终不变。 12.为研究某溶液中溶质R的分解速率的影响因素, 分别用三份不同初始浓度的R溶液在不同温度下进行实 验,c(R)随时间变化如图。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25 ℃时,在10~30 min内,R的分解平均速率为 0.030 mol·L-1·min-1 B.对比30 ℃和10 ℃曲线,在50 min时,R的分解百分率相等 C.对比30 ℃和25 ℃曲线,在0~50 min内,能说明R的分解平均速率随温度升高而增大 D.对比30 ℃和10 ℃曲线,在同一时刻,能说明R的分解速率随温度升高而增大 二、非选择题 13.已知:将KI、盐酸、试剂X和淀粉四种溶液混合,无反应发生。若再加入双氧水,将发生反应:H2O2+2H++2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