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D: 22243612

第53讲 反应进程中溶液粒子浓度变化曲线 (学案+课件 2份打包)2025年高考化学一轮复习

日期:2025-09-24 科目:化学 类型:高中学案 查看:69次 大小:2524897B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0
学案,一轮,化学,高考,2025年,打包
    (课件网) 第53讲 反应进程中溶液粒子浓度变化曲线 1. 能正确识别图像,能从图像中找到曲线指代、趋势、关键点。 2.利用溶液中的平衡关系,学会分析不同类型图像中各粒子浓度之间的关系。 类型一 类型二 类型三 类型一 类型一 滴定曲线 1.巧抓“5点”,突破滴定曲线中粒子浓度关系 (1)抓反应的“起始”点:判断酸、碱的相对强弱。 (2)抓反应“一半”点,判断是什么溶质的等量混合。 (3)抓“恰好”反应点,生成的溶质是什么,判断溶液的酸碱性。 (4)抓溶液的“中性”点,生成什么溶质,哪种物质过量或不足。 (5)抓反应的“过量”点,溶液中的溶质是什么,判断哪种物质过量。 2.抓住滴定曲线中的5个关键点———模型构建 以室温时用0.1 mol·L-1 NaOH溶液滴定 HA溶液为例。如图所示: 关键点 离子浓度关系 反应起始点(与pH轴的交点) 起始点为HA的单一溶液,0.1 mol·L-1 HA溶液pH>1说明HA是弱酸,c(HA)>c(H+)>c(A-)>c(OH-) 反应一半点(点①) 溶液中含等物质的量的NaA和HA,此时溶液pH<7,说明HA的电离程度大于A-的水解程度,c(A-)>c(Na+)>c(HA)>c(H+)>c(OH-) 中性点(点②) 溶液pH=7,溶液是中性,酸没有完全被中和,c(Na+)=c(A-)>c(HA)>c(H+)=c(OH-) 恰好完全反应点(点③) 此时二者恰好完全反应生成NaA,为强碱弱酸盐,溶液是碱性, c(Na+)>c(A-)>c(OH-)>c(HA)>c(H+) 过量点(点④) 此时,NaOH溶液过量,得到NaA与NaOH等物质的量的混合液,溶液显碱性,c(Na+)>c(OH-)>c(A-)>c(H+) 【教考衔接】 典例 [2023·湖南卷,12C、D改编]常温下,用浓度为0.020 0 mol·L-1的NaOH标准溶液滴定浓度均为0.020 0 mol·L-1的HCl和CH3COOH的混合溶液,滴定过程中溶液的pH随η(η=)的变化曲线如图所示。 (1)点a溶液中,c(Na+)、c(Cl-)、c(CH3COOH)、c(CH3COO-)四种粒子浓度关系_____。 (2)点b溶液中,c(CH3COOH)_____(填“>”“=”或“<”)c(CH3COO-)。 c(Na+)=c(Cl-)=c(CH3COOH)+c(CH3COO—) < 解析:(1)a点溶液为等浓度的NaCl和CH3COOH混合溶液,存在物料守恒关系c(Na+)=c(Cl-)=c(CH3COOH)+c(CH3COO-)。 (2)点b溶液中含有NaCl及等浓度的CH3COOH和 CH3COONa,由于pH<7溶液显酸性,说明CH3COOH的电离程度大于CH3COO-的水解程度,c(CH3COOH)7 C.a点:c(Na+)+c(H+)=)+c(Cl-)+c(OH-) D.若q=10,则b点对应的溶液>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