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24-2025学年度第一学期第四次阶段性检测高一化学 注意事项: 1.本试卷满分100分,考试时间75分钟。 2.答卷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填写在答题卡上。 3.回答选择题时,选出每小题答案后,用2B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回答非选择题时,将答案直接写在答题卡上。 4.考试结束后将答题卡收回。 第I卷(选择题) 一.选择题(共16小题,每小题3分,共48分) 1.硝酸厂烟气中含有大量氮氧化物(NOx)。常温下,将烟气与H2的混合气体通入Ce(SO4)2与Ce2(SO4)3的混合溶液中可实现无害化处理,其转化过程如图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反应Ⅰ的离子方程式为Ce4++H2Ce3++2H+ 反应Ⅱ中氧化产物与还原产物的个数之比为1∶4 该转化过程的实质是NO被H2氧化 反应过程中混合溶液内Ce3+和Ce4+总数一定保持不变 2.下列指定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书写正确的是 A.用小苏打治疗胃酸过多:CO+2H+=CO2↑+H2O B.用CH3COOH溶解CaCO3:CaCO3+2H+=Ca2++H2O+CO2↑ C.向沸水中滴加FeCl3溶液制备Fe(OH)3胶体:Fe3++3H2OFe(OH)3(胶体)+3H+ D.向澄清石灰水中滴加少量NaHCO3溶液:Ca2++2OH-+2HCO=CaCO3↓+CO+2H2O 3.已知常温下在溶液中能发生如下反应:①16H++10Z—+2XO4-=2X2++5Z2+8H2O,②2M2++R2=2M3++2R-,③2R-+Z2=R2+2Z-。由此判断,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各粒子氧化性由强到弱的顺序是XO4->Z2>R2>M3+ B.各粒子还原性由强到弱的顺序是X2+>Z->R->M2+ C.Z元素在①③反应中发生还原反应 D.Z2+2M2+=2M3++2Z-不可以进行 4.某同学欲配制100 mL 0.10 mol·L-1 CuSO4溶液。以下操作①~④是其配制过程及示意图: 关于该配制过程,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操作①中,称取2.5 g 胆矾(CuSO4·5H2O),并置于烧杯中加水溶解 操作②中,容量瓶使用前需用自来水、蒸馏水洗涤,干燥后才可用 操作③为定容,按图示观察,将导致所配溶液浓度偏高 操作④摇匀后静置,发现液面低于刻度线,继续加水至凹液面与刻度线相切 5.实验室可以用KMnO4和浓盐酸反应制取Cl2,化学方程式为2KMnO4+16HCl(浓)2KCl+2MnCl2+5Cl2↑+8H2O。现用如图所示装置制取纯净的无水CuCl2(部分仪器和夹持装置已略去)。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装置C中试剂是饱和食盐水,目的是除去HCl气体 B.实验过程中,硬质玻璃管中产生大量棕黄色的烟 C.实验时,应该先加热装置D,再打开A中分液漏斗的活塞 D.将装置A中的KMnO4直接换为MnO2,也可完成该实验 6.在不同温度、浓度的条件下,Cl2与NaOH溶液的反应,可以生成NaClO或NaClO3。现将氯气缓缓通入冷NaOH溶液,测得ClO-、ClO3-物质的量n(mol)与反应时间t(min)的关系曲线如图。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t1之前发生的反应:Cl2+2NaOH=NaCl+NaClO+H2O B.a点时溶液中n(NaCl):n(NaClO3)=5:1 C.t2-t4,ClO-离子的物质的量下降的原因可能是发生反应:3 ClO-=2Cl- + ClO3- D.整个过程,参加反应所需NaOH与氯气的物质的量之比一定为2:1 7.二氧化氯(ClO2)是一种黄绿色气体,易溶于水,熔点为﹣59.5℃,沸点为11.0℃,浓度过高时易发生分解引起爆炸,制备二氧化氯溶液的装置如图。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装置A发生的反应中氧化剂与还原剂的物质的量之比为1:2 B.实验中氮气的作用就是将装置内的空气排出 C.装置B可以起到防止倒吸的作用 D.当看到装置C中导管液面上升时应减慢氮气的通入速率 8.金属材料的发展极大地促进了人类社会的文明程度。如图是两种金属及其化合物的转化关系。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根据反应③可知氧化性:Fe3+>H2O2 B.向X溶液中滴入KSCN溶液,无明显现象,再滴加氯水,溶液变红 C.反应③中稀硫酸仅表现酸性 D.反应①的离子方程式为Cu+H2O2+2H+C+2H2O 9.工厂的工业废水中含有大量的FeSO4和较多的Cu2+。某兴趣小组模拟工业从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