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D: 22246169

统编版五年级语文上册寒假作业(十一)(有答案)

日期:2025-05-04 科目:语文 类型:小学试卷 查看:77次 大小:91336B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1/3
统编,五年级,语文,上册,寒假,作业
  • cover
统编版五年级语文上册寒假作业(十一) 复习范围:第八单元 一、基础知识。(31分) 1.请给加点字选择正确的读音,用“ ”画出来。(2分) (1)京京一看还有5 分钟就要上课了,忙一路狂奔(bēn bèn),直奔(bēn bèn)学校。 (2)他的自传(chuán zhuàn)讲述了他传(chuán zhuàn)奇的一生。 2.看拼音,写词语。(8分) xiūchǐ jiào huì qǐ zhǐ jiù mā mǒu rén shuāi lǎo pǔ sù wú xiàn 3.补全词语,并选词填空。(6分) 囫囵( )枣 栩栩如( ) 悲欢( )合 牵肠挂( ) 如饥( )渴 千篇一( ) 无病而( ) 与( )不同 (1)若我们不重视阅读和观察,只靠模仿,写出的作文会 。 (2)以前我读文章总是 ,经常看上几遍还是稀里糊涂。 (3)她因为穿着 ,所以很引人注目。 (4)最近王阿姨身体不好,这让她在外地上学的女儿 。 4. 选词填空。(4分) 质朴 淳朴 (1)这篇文章虽然只有短短几百字,但语言( ),感情真挚,令人动容。 (2)这个小镇民风( ),风景优美,让人流连忘返。 浅显 明显 (3)经过一段时间的努力,他的成绩有了( )提高。 (4)这本书内容( )易懂,语言优美流畅,我非常喜欢。 5.下列句子朗读节奏划分有误的一项是(3分) ( ) A.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是知也。 B.心不在此,则/眼不看仔细,心眼/既不专一,却/只漫浪诵读,决不能记,记/亦不能久也。 C.心/既到矣,眼口/岂不到乎 D.我非/生而知之者…… 6.按要求完成句子练习。(8分) (1)我之所以把“诸”念作“者”,是因为我只学过“者”字。(改为先因后果的句子) (2)做笔记增强了我的记忆力,也锻炼了我的理解力。(修改病句) (3)人们都爱秋天,爱她的天高气爽,爱她的云淡日丽,爱她的香飘四野。(用加点的词语仿写排比句) (4)书籍是全世界的营养品。(改为反问句) 二、能力提升。(12分) 根据课文内容填空。 1.关于读书的态度与方法,古人有很多精辟的总结。《论语》中的“ , ”告诫我们要端正学习态度,不能不懂装懂,“吾尝 , ,以思,无益, ”告诉我们,只思考不学习,是不可取的;理学大师朱熹在《观书有感》中用“ ”告诉我们只有不断读书,学习新知识,才能不断进步的道理。 2.《忆读书》中 (作者)以回忆的形式叙述了自己不同时期的读书经历,前半部分以“忆读书”为主,表达了作者 ;后半部分以“议读书”为主,告诉读者 ;最后以“读书好, , ”一句话结尾,这是作者对自己一生读书的总结。 三、口语交际。(5分) 4月23日是“世界读书日”,为了鼓励大家多阅读,学校举行了“爱阅读”活动。同学们都积极地推荐了不少好书,有冰心的《寄小读者》,有林海音的《城南旧事》……你一定也看过不少课外书,请你为同学们推荐一本吧! 四、阅读空间。(22分) (一)古人谈读书(9分) 余尝谓读书有 、 ,谓 、 。心不在此,则眼不看仔细,心眼既不专一,却只漫浪诵读,决不能记,记亦不能久也。三到之中,心到最急。心既到矣,眼口岂不到乎 ———[宋]朱熹 1.把选文补充完整。(2分) 2.解释下面字词。(2分) 谓: 漫浪: 3.作者认为“三到”之中最重要的是什么 为什么 (3分) 4.联系学习生活,说说文中的读书方法对你有什么启发。(2分) (二)跟着散文作家走(13分) 桂文亚 在各种不同类型的文体里,有人喜欢小说,是因为虚构的情节,引人入胜;有人喜欢童话,是因为轻松幽默,充满想象;有人喜欢诗歌,是因为含蓄凝练,意境高远。不过,要说起散文,它的“真实”和“亲切”,可能是别的文体所比不上的。 散文甚至可以说是作者与读者的“心灵对话”,一举手,一投足,字里行间,都是作家个人气质的流露。小说家、诗人,与读者的距离有点“雾中看花”,因为他们隐身在文学的墨镜里,散文家却大多“人如其文”,仿佛手拿麦克风,站在文学的舞台上,讲述一段段真实的生活历程,快乐的时候,读者随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