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课件网) 竹 里 馆 唐·王维 部编版语文七年级下册第三单元课外古诗词诵读 文化自信:了解作者及写作背景;识记、理解本文的生字词。 语言运用:有感情地朗读课文,理解文章大意,背诵课文。 思维能力:对所学的内容进行分析、概括和阐释;学会合作学习和相互交流。 审美创造:掌握诗歌内容,感悟诗歌情感。 核心素养目标 掌握诗歌的节奏 读通读懂诗歌内容,掌握文中重点实词的含义 品味诗中思念亲人又不愿让亲人挂念的复杂情感 结合背景,理解边塞诗的风格 核心素养目标 导入新课 闲暇时分,你是喜欢群居还是独处呢?朱自清先生说,他爱热闹,也爱冷静;爱群居,也爱独处。是的,人都是多面的,在学校,我们和同学三三两两,进进出出,在家,我们大都独处一室,玩游戏,做手工等等。唐代诗人王维是怎样独处的?今天的诗歌会告诉我们。 他以诗名盛于唐朝开元、天宝年间,尤长五言,多咏山水田园,与孟浩然合称“王孟”。 他是一位画家,后人推其为南宗山水画之祖。 他亦精通音律,参悟禅理,被后人称为“诗佛”。 猜猜他是谁? 诗佛 王维 任务一:知作者、明背景 作者名片 王维(约701—761),字摩诘,太原祁县(今属山西)人,唐代诗人、画家,号摩诘居士,官至尚书右丞,故世称“王右丞”,有“诗佛”之称。“味摩诘之诗,诗中有画;观摩诘之画,画中有诗”是苏轼赞王维之语。代表作品有《鸟鸣涧》《送元二使安西》《观猎》等。与孟浩然合成“王孟”,同为盛唐山水田园诗派的代表人物。 南宗山水画之祖 知 识 链 接 (一)早年热衷功名。1、《少年行》:“孰知不向边庭苦,纵死犹闻侠骨香。”《送张判官赴河西》:“沙平连白雪,蓬卷入黄云。慷慨倚长剑,高歌一送君。”声调高朗,气魄宏大。 2、出塞前后的诗,如《使至塞上》、《观猎》、《送元二使安西》等,洋溢着壮大明朗的情思和气势。 (二)奠定大师地位———抒写隐逸情怀的山水田园诗。 1、精通音乐绘画,描写自然山水的诗具“诗中有画,画中有诗”静逸明秀诗境,兴象玲珑难以句诠。如《山居秋暝》。 2、空明境界和宁静之美—山水田园诗艺术的结晶。对自然观察细致,感受敏锐,善于在动态中捕捉自然事物的光和色,表现出极丰富的色彩层次感,如:日落江湖白,潮来天地青。(《送邢桂州》)泉声咽危石,日色冷青松。(《过香积寺》)荆溪白石出,天寒红叶稀。山路元无雨,空翠湿人衣。(《山中》)白云回望合,青霭入看无。分野中峰变,阴晴众壑殊。(《终南山》) 王维的成就 写作背景 作者曾经在陕西蓝田辋川居住,他将宋之问(约656年—约712年,唐代诗人)辋川山庄整改营建成辋川别墅(又称辋川别业),这里是既富自然之趣,又有诗情画意的自然园林。王维有组诗《辋川集》20首。《竹里馆》是第17首。 据说,辋川别业一共有20胜景,比如大家熟悉的《鹿寨》,是其中一景。竹里馆也是胜景之一,位于陕西蓝田南八里的峣yáo山之口,房屋周围有竹林,故名“竹里馆”。 文体知识 《竹里馆》的诗体属于五言绝句,简称“五绝”,是格律诗中的一种。唐代的时候产生了格律诗,到盛唐时期已经相当成熟,那时称为“近体诗”或“今体诗”,而称唐代以前的诗为“古体诗”或“古诗”。 五言绝句(五绝)的基本特点是:一共四句,每句五字,偶句押韵,此外还有对偶、平仄的要求。 任务二:读诗文,通文意 自由朗读这首词,读通读顺,注意读准字音、节奏。 朗读诗歌 朗读要领 1.掌握节奏 2.控制语调 3.运用停顿 4.确定重音 要求: 节奏要轻缓 语调要轻扬 语气要沉郁 竹里馆 王维 独坐/幽篁/里, 弹琴/复/长啸。 深林/人/不知, 明月/来/相照。 感知诗意 读懂诗的大意 (1)结合注释和工具书,理解这首诗的大意并质疑。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