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课件网) 导入 我国的微型雕刻艺术有着悠久的历史,堪称一绝,据说如今已创下七项吉尼斯世界纪录。三千多年前的中国人就在甲骨上刻下了让我们今天要用五倍放大镜才能识读的文字。到了唐代,能在一根象牙笔杆上雕刻铁马云雕的将士“行军图”。如今有人能在米粒大小的地方雕刻全部《红楼梦》,甚至能在头发丝上雕刻字画。今天我们要学的一篇古文《核舟记》,记录的就是我国古代微型雕刻艺术,读来令人惊喜。 导入 11 核舟记 第一课时 学习目标 1 2 感知内容:熟读课文,借助注释理解基本内容。 阅读目标 说明对象、写作顺序:抓住文体特点,把握说明对象的特点和写作顺序。 重点 3 积累、品味语言:积累文言词语,品味本文简洁、严密、生动的语言。 难点,涉及思考探究二 难点,涉及思考探究三 学习目标 了解我国古代劳动人民高超的雕刻技艺,做一个勤于思考、精于工艺的人。 立德树人 魏学洢(yī)(约1596—约1625),字子敬,明末嘉善(今浙江嘉兴)人,诗文家。著有《茅檐集》。 作者简介 预习资料速查 本文选自《虞初新志》。文中所记核舟的雕刻者是明代微雕大师王叔远。据记载,王叔远,江苏常熟人,一名毅,又名叔明,号初平山人,曾到过浙江宁波,并创作了微型木雕“天封塔”。他最著名的微雕艺术作品是“桃核舟”。这枚桃核舟船篷一侧,有一较明显的“明”字标志(“明”是王叔远的简称),这一题款的位置与魏学洢《核舟记》中记载的“其船背稍夷,则题名其上”的情况完全一致。 背景资料 预习资料速查 器皿( ) 贻( ) 有奇( ) 黍( ) 箬( )篷 糁( ) 峨冠( ) 多髯( ) 衣褶( ) 诎( ) 一楫( ) 椎( ) 髻( ) 壬( )戌( ) 虞( ) 篆( )章 mǐn 文言知识速查 重点字 yí jī shǔ ruò sǎn guān rán zhě qū jí chuí jì rén xū 字形易错。 · yú · · · · · · · · · · · · zhuàn · · · 左手倚一衡木 [ ] 文言知识速查 · “衡”同“横”,跟地面平行的(跟“竖”相对) 通假字 文言知识速查 为宫室、器皿、人物( ) 中轩敞者为舱( ) 1.为 · · 动词,做,这里指雕刻 动词,是 一词多义 文言知识速查 为字共三十有四( ) 炉上有壶 [ ] 2.有 高可二黍许( ) 珠可历历数也( ) 3.可 · · · · 同“又”,用在整数和零数之间 表示领有(跟“无”相对) 副词,大约 助动词,可以 文言知识速查 东坡右手执卷端[ ] 其人视端容寂( ) 4.端 中轩敞者为舱( ) 居右者椎髻仰面( ) 5.者 · · · · 名词,(东西的)一头 形容词,端正 ……的部分 ……的人 文言知识速查 中峨冠而多髯者为东坡( ) 而计其长曾不盈寸( ) 启窗而观( ) 6.而 · · · 连词,表并列 连词,表转折 连词,表顺承 盖大苏泛赤壁云( ) 此中人语云( ) 7.云 · · 句末语气词 动词,说 1. 舟首尾长约八分有奇 [ ] 2. 高可二黍许 ( ) 3. 雕栏相望焉 ( ) 文言知识速查 古今异义 · 古义:零数、余数。 今义:单的;不成对的(跟“偶”相对)。 “可”古义:大约。今义:表示转折。 “许”古义:表示约数。今义:允许;许可。 古义:对着。今义:向远处看。 · · · 4. 其两膝相比者 ( ) 5. 神情与苏、黄不属 ( ) 6. 而计其长曾不盈寸 ( ) 文言知识速查 · 古义:靠近。今义:比较;较量。 古义:类似。今义:归属。 古义:竟然。今义:指中间隔两代的亲属关系。 · · 1. 中轩敞者为舱,箬篷覆之 ( ) 2. 石青糁之 ( ) 3. 中峨冠而多髯者为东坡 ( ) 4. 居右者椎髻仰面 ( ) 文言知识速查 词类活用 · 名词作状语,用箬篷 名词作状语,用石青 名词用作动词,戴着高高的帽子 名词用作动词,梳着形状像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