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件编号2225005

【南方新课堂 金牌学案】2015-2016学年高二历史岳麓版必修3(课件+练习):第2单元 中国古代文艺长廊 (11份打包)

日期:2024-05-10 科目:历史 类型:高中课件 查看:78次 大小:3187533Byte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0
11份,长廊,文艺,古代,中国,单元
    第10课 梨园春秋 一、选择题 1.右图为温州南戏《张协状元》演出照,这一剧种起源于宋代南方,当时南戏发展的原因与下列哪项无关(  ) A.社会经济的发展 B.瓦舍的出现 C.东南沿海工商业发达 D.傩戏处于兴盛时期 解析:傩戏是我国戏剧的源头,A、B、C三项都是南戏产生的原因。 答案:D 2.“它的历史从侧面展示了精英文化与通俗文化是如何相互作用的,同时也展示了元代中国有文化修养的精英阶层在促进这种相互作用时的新作用。”这里的“它”最有可能指 (  ) A.文人山水画 B.杂剧 C.昆曲 D.京剧 解析:元朝文艺的新发展,一方面是由于蒙古族入主中原后,汉族士大夫们苦于仕途不得志,便将才学用于文艺创作上;另一方面商品经济的发展和城市市民阶层的壮大,也促进了戏曲繁荣。因此,元杂剧应运而生。 答案:B 3.王国维在《宋元戏曲史》中认为:“而论真正之戏曲,不能不从元杂剧始也。”这一观点主要是基于元杂剧(  ) A.是完整的戏剧形式 B.以抒情写志为主流 D.豪迈奔放婉丽飘逸 D.体现浪漫主义风格 解析:提炼材料关键信息:“不能不从元杂剧始也”,作者是强调元杂剧在中国戏曲史上有着重要的地位。元杂剧语言通俗易懂、贴近百姓,以市民自然本色为主流,据此排除B、C、D三项。元代堪称“中国戏曲的黄金时代”,元杂剧融合了宋金以来的各种表演艺术,成为完整的戏剧形式,从而“真正之戏曲,不能不从元杂剧始也”,故选择A项。 答案:A 4.“三五步走遍天下,七八人百万雄兵”“咫尺地五湖四海,几更时万古千秋”,这些诗句是对下列中国哪种传统艺术特点的描述(  ) A.魔术 B.绘画 C.戏剧 D.杂技 解析:材料信息是中国戏剧界的行话,形象而准确地道出了戏剧尤其是舞台剧受时空限制的特征。 答案:C 5.清朝人钱泳在《履园丛话》说:“梨园演戏……两淮盐务中尤为绝出。例蓄花雅两部,以备演唱,雅部即昆腔,花部为京腔、秦腔、弋阳腔、梆子腔、罗罗腔、二簧调,统谓之乱弹班。”材料表明我国戏曲发展的主要原因是(  ) A.我国戏曲地域性色彩浓厚 B.思想解放运动风起云涌 C.商业发展与市民阶层壮大 D.我国经济中心日趋南移 解析:题干虽然提到各地的戏曲,但更主要的是强调经济活动和市民对于戏曲的需求,故A项错误,C项正确;思想解放运动,题干没有涉及,故B项错误;经济中心南移题干中也没有涉及,故D项错误。 答案:C 6.清人李斗在《扬州画舫录》中记载:“迨长生还四川,高朗亭入京师,以安庆花部合京、秦两腔,名其班曰‘三庆’。”材料反映的是(  ) A.徽商聚集经商 B.桐城学派讲学 C.安徽士子求学 D.徽班进京唱戏 解析:根据材料“安庆花部合京、秦两腔,名其班曰‘三庆’”等判断,材料所指的是京剧产生、发展时期的概况,故选D项。 答案:D 7.清朝道光年间,两种地方戏曲的艺人在北京搭班演出,以二黄、西皮唱腔为主,互相融合,并吸收其他戏曲声腔的长处,对京剧形成产生重大影响。这两种地方戏曲是(  ) A.徽调、秦腔 B.昆曲、徽调 C.昆曲、汉调 D.徽调、汉调 解析:京剧是在徽调和汉调的基础上,吸收了昆曲、秦腔等一些戏曲剧种的优点和特长逐渐演变而形成的,故D项正确,A、B、C三项错误。 答案:D 8.某中学研究性学习小组拟出一期题为“走进京剧”的墙报。同学们就栏目标题提出四组方案,其中准确的是(  ) A.乾嘉落户 同光扬名 民族瑰宝 B.戏曲之祖 生旦净丑 曲苑奇葩 C.元末初创 京城献戏 声名鹊起 D.四大徽班 康乾京化 独领风骚 解析:乾嘉落户是指在乾隆、嘉庆年间落户于北京,同光扬名是指在同治、光绪年间迎来第一个繁盛期,民族瑰宝是指京剧是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瑰宝。故选A项。 答案:A 二、非选择题 9.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周密《癸辛杂识》记载,“温州乐清县人祖杰欺压百姓,乡人告到官府,祖杰行贿于官府,官府反而将告状人治罪下狱。于是民间艺人将之写成戏文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