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D: 22252964

外研版(2019)必修 第二册Unit 2 Let’s celebrate Developing ideas Reading Time for a Change 教学设计(表格式)

日期:2025-02-05 科目:英语 类型:高中教案 查看:30次 大小:158365B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1/2
外研版,Developing,教学设计,Change,for,Time
  • cover
教学设计 授课教师 授课日期 授课班级 课型 节次 课题名称 Miss. Liu 2024.12.17 高一9班 新授课 2 Time for a change 教学分析 课标要求 基于《普通高中英语课程标准》提出“六要素整合的英语学习活动观”,本课时围绕“人与社会”主题,设计课堂教学目标、内容和活动。采用以主题为引领、以语篇为依托、以活动为途径的整合性教学方式,将语言知识学习、文化内涵理解、语言技能发展和学习策略运用融合在学习理解、应用实践和迁移创新等三类相互关联的语言与思维活动中,要求学生能区分、分析和概括语篇中的主要观点与事实;阐释和评价语篇反映的情感、态度和价值观;了解主要传统节日及其历史与现实意义并探讨传统节日对文化传承的价值和意义。 教材分析 本课时主题语境是“人与社会”。继第一课时语篇、语法、听力板块从语言层面了解国内外传统文化后,本课时语篇继续探究单元核心主题,升华主题意义。语篇就同一个话题“年夜饭在哪里吃”,呈现了两个不同年龄、不同职业的人的两种不同看法,虽然就餐形式不同,但是对家人的爱、关怀和团聚主题依旧不变,旨在倡导珍视和传承中国传统节日和文化。语篇旨在引发学生感受不同人群对传统节日的不同庆祝方式,引导学生思考其中缘由,探究庆祝意义,号召珍视和继承中国传统节日。在发展语言技能的同时培养学生批判性思维能力,实现对主题意义的探究。 学情分析 已具备:1)学生对“春节年夜饭”这一话题熟悉,因此该话题的相关知识经验储备丰富。 2)学生能够用思维导图梳理语篇的具体信息,并且就语篇内容发表自己的看法。 待发展:1)学生基于语篇信息,运用逻辑性、批判性思维探究主题意义。 2)学生围绕主题意义进行有效的综合性语言输出的能力。 教学目标 目标与素养 能够对于不同观点做出自己的评价和判断,提高批判性思维能力 情境与问题 理解不同观点背后的原因和体现的价值观,增强对文化内涵的理解 过程与方法 通过略读和详读,获取课文中不同人物的观点,梳理和概括理由 教学内容 知识要点 掌握议论文体裁、重点单词、短语、句式 教学重点 找出语篇中“facts and opinions” ,找出两种论证方法的异同,探究主题意义。 教学难点 将所学内容运用到真实语境中,用事实和观点准确地、富有逻辑性地表达。 多媒体运用 PPT 教学环节 教学内容 师生互动 设计意图 课上小测 汉译英 庆祝节日_____ 2.发生_____ 3.中国节日传统 _____ 举办一次庆祝活动_____ 5. 为了纪念_____ 6.在古代的中国 _____ 7.使…保持鲜活_____ 8.把…看作… _____ 9.阻止某人做… _____10.向…表达爱_____ 11.探索新世界_____12.某人做…的方式 _____ 学生依次回答 考察学生对本单元重点短语的掌握及预习情况  情境导入 播放蛇年春晚宣传视频,思考问题 学生回答视频主题,思考其他春节传统 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引出话题  合作探究 Pre-reading--Prediction: 1)What’s the type of this passage (task1) A. Narration (记叙文) :to tell a story or inform an event B. Argumentation (议论文): to express views and persuade others C. Exposition (说明文):to explain something or define a term D. Practical writing (应用文):to convey information, express opinions, and solve problems 2)Make a prediction based on the title.(task2): 1. What might be changed 2. Do we need to make a change 3)Read the following social insights and conclude what argument is mentioned in the social insights about family dinner (task3) (2)while-reading: 1)Scan the first paragraph of each letter. Find out the two persons’ point of views.(task4) 2)complete the structure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